學習香藥,就需要學習龐大的藥理,還有醫理。
虞幼窈對醫術保持了一份敬畏之心,她不可能像史禦醫那樣,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醫者,也不可能像孫伯一樣,將畢生精力放在鑽研醫道之上,既做不到心無旁騖,便也擔不起這一份“傳承”之重。
見孫伯說幹了嘴,終於停下來喝茶。
溫管事連趁了這空檔,出聲為虞幼窈解圍:“郡主位尊貴重,虞園也需派兵守衛,以宅院的大小及布局,在宅內設護衛所。”
虞幼窈鬆了一口氣,接著就蹙了一下眉。
她對郡主的身份,並沒有很明確的認知和認同。
也不喜顯擺郡主的身份,衣飾穿戴上的變化,也是明麵上的,以免有人認為她,怠慢了尊卑禮法。
溫管家注意到她情緒變化,見她沒有提出異議,這才繼續道:“虞園設八個百戶所,其中五個百護所,負責宅院外部守衛,兩個百護所,負責宅院內部布防,一個百戶所負責宅院裏巡邏事宜,攏共八百人,因郡主是受殿下之邀,百護所的一應開支,便由武穆王承擔。”
虞幼窈封了宗室爵位,應享有護衛所的部分尊榮,隻是大周朝女子不立門戶,朝廷也沒賜下郡主府邸,也不好明目張膽,以免逾矩。
溫管家以保護韶懿郡主安危的名義,在王府護衛所的基礎上,減了大半規製,隻設百戶,不設千戶,旁人也挑不出錯處來。
北境到底不如京裏安生,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士紳豪強,虞幼窈就點頭:“就依溫管家的意思辦。”
溫管家笑著點頭:“另外,郡主初來乍到,宅子裏人手不足,恐委屈了郡主,我今兒帶了一批人手過來,在武穆王府調教了規矩,用起來也方便,郡主不妨先用著,等安頓下來了,再挑選合適奴仆?”
從京裏,輾轉到了襄平,虞幼窈跟前伺候的人,都是當初在窕玉院,虞老夫人安排的。
大部分都是家生子,有世代伺候的情分。
如柳兒、夏桃這樣簽了死契,她也明確表示過,不想跟著一起,可以無償拿回身契,卻堅定不移地要伺候在則也有少些。
虞園比謝府還要大一些,雖然隻三進,可占地卻足有三四畝大(一畝約666平方米,約2000平方米),需要不少下人。
溫管家想得周全,既然早做了準備,那麼這批人,肯定都是值得信任。
虞幼窈沒必要推辭:“有勞溫管事了。”
溫管事連忙拿了名冊,交給虞幼窈。
虞幼窈仔細瞧了名冊之後,就不得不感慨,溫管事當真是滴水不漏,名冊上詳細寫明了,這些奴仆的具體情況。
人手該怎麼安排,由虞園自己拿捏。
而名冊上的實際人數,隻保證了虞園的基礎運作,想要更完善人手,就需要虞園另行尋了牙行,挑選合適的人,自己調教。
而且,虞幼窈還在名冊上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人,是早前在青渠院伺候過的。
其中有呂嬤嬤。
虞幼窈稍一想,就明白了溫管家的苦心。
從前她居一小院,院裏頭三房人,外加跟前伺候的,也就緊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