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章(1 / 1)

場中頓時一靜,大家麵麵相覦,腦中紛紛湧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念頭。

“所以,謝府這是要真捐?”

“八成是了。”

“……”

場中又是一靜,不一會兒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驚歎聲,紛紛被謝府的大義所折服。

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

謝府的大義之舉,越發襯托了士紳的不仁不義。

在黃文獻的刻意安排下,襄平城裏很快就流言四起,不消半日,竟隱隱形成了一股,針對豪紳們的討伐聲潮。

而且,這股聲潮,竟有越演越烈,向周邊不停蔓延的趨勢。

黃文獻稟報了外頭的情形。

虞幼窈對此毫不意外:“本朝皇帝登基後,親征北伐,導致八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在這之後,北狄對邊境的滋擾變本加厲,百姓們朝不保夕,死傷慘重。”

“這一情形,是直到周厲王鎮守幽州,才漸漸得到改善,往後十數年,周厲王在北境創下了輝煌戰果,狄人畏周厲王驍勇,一直退到狹裕關五十裏地,北境老百姓們,也將周厲王奉為北境戰神。”

“周厲王有心改善士紳勾結,欺壓百姓的局麵,隻是他初來北境,在北境根基不深,在朝中也無助力,漸漸被士紳掣肘,周厲王在北境的處境,也越來越艱難。”

“後來狄人大肆進犯,幽軍因物資缺乏,連連戰敗,士紳們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一戰不論輸贏,等待他們的,都是朝廷的興師問罪。”

若是輸了,朝廷肯定會徹底查背後原由,士紳們成了罪魁禍首,難逃一死。

這一戰打贏了,周厲王勢必要進京麵聖,朝廷會對有功之人論功行賞,同時也要對有過之人論罪問處,士紳依然難逃罪責。

黃文獻神色悲涼,苦笑了一聲:“橫豎都是死,和威寧侯合作,還能有一線生機,所以他們孤注一擲,先下手為強,幹脆給周厲王扣一個謀逆罪……”

當時的威寧侯府權傾朝野,陸皇貴妃盛寵不衰,可謂是風頭無兩。

虞幼窈輕歎一聲:“百姓們世代受士紳欺壓,對士紳們積怨尤深,周厲王之死,更是在百姓心中,埋下了對士紳敵意的禍根,後來周厲王平冤昭雪,士紳們的惡行大白於天下,這種敵意漸漸被仇恨所取代,隻是礙於士紳勢力,沒有人敢反抗罷了。”

當年那一戰,死的不光是周厲王。

還有千千萬萬,因為物資缺乏,得不到補給,最終命喪狄人手中的將士,他們是北境的守護神,也是千千萬萬老百姓們的丈夫、父親、兒子還有親人。

隻要抓住這一點,稍加利用,就很容易激起,老百姓們對士紳們的仇恨。

蟻多咬死象。

這就好比,當初楊氏稱病,交了管家的鑰匙,祖母讓她幫著管家,她發現大廚房的采買有問題。

楊淑婉、楊媽媽、周管事三人,形成了一個穩固又隱秘的利益鏈,牽一而發動全身,想要動誰都不容易。

就算動了,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所以,虞幼拿捏了小莊周裏其他人,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千萬不要小看,其中任何一個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