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小人馬大春。”
“年齡?”
“三十六歲。”
“家裏還有什麼人?”
“小人的妻子……”
“原籍?”
“河北泰澤縣保安鎮……”
“識字嗎?”
“不識字。”
“精通什麼技藝?”
“收容營裏教了養柞蠶的技術。”
“……”
問完了之後,小吏用綠顏料在馬大春的戶籍上畫了一片樹葉,指著不遠處的綠色大旗道:“去有綠色大旗的地方等著。”
馬大春看到不遠處,分置了五張大旗,有綠、黃、藍、紅、黑等,忍不住問:“我們這批災民不是安置到一起去?”
小吏點頭:“自然不一起,懂養蠶技術的,就安置到山多林密,開了蠶場的地方,你們到了地方,可憑戶籍到附近,韶懿郡主名下的蠶場,免費領取一定的蠶卵養蠶,收獲的蠶繭七成歸韶懿郡主所有,三成歸自己所有,到時候會簽契,同不同意全憑自己。”
馬大春不禁一愣。
小吏連忙解釋道:“你們可不要覺得,韶懿郡主收得多,要知道蠶場是韶懿郡主花了大價錢買得,你們是在她的蠶場養蠶,蠶出了問題,還能蠶場裏的蠶農幫忙處理,天底下哪有沒這麼好的事?!”
馬大春連連點頭,教災民養蠶的蠶農,大多都是韶懿郡主名下蠶莊上的蠶農,他們早前就提過這些。
小吏語重心長道:“郡主不會虧了你們,柞蠶絲價格不便宜,若能養好,便是三成也夠你們家過上好日子, 不信你問問,遼東一帶其他蠶農,哪個有這樣好的待遇?”
馬大春連忙道:“小的明白,這陣子聽蠶農們說過,士紳們不幹好事,蠶農們辛苦養蠶,都不夠糊口,是韶懿郡主聯合散戶蠶農,和外來商戶們一起, 向士紳施壓,重新定價了柞蠶的價格,並簽定了保價契子,保證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惡意打壓柞蠶繭的價格,欺壓蠶農。”
“今年遼東一帶的柞蠶價格,與大周朝其他地區基本持平,連城一帶第一批蠶繭差不多出來了,許多蠶農已經和韶懿郡主的蠶莊簽了賣買契,大家都能賣上了好價錢呢。”
養蠶的過程中產生的蠶蛹,這可是好東西,不光自己可以吃,還能用來畜養牲口、家禽,這些都歸他們自己。
隻花些勞力,就能得三成,這還是韶懿郡主對他們格外照顧。
甭說是七成, 就是九成他們也願意。
小吏麵色稍霽, 點點頭。
馬大春連忙又道:“小的就是奇怪,學了養柞蠶的,就分到了開了蠶場的地方,那其他人呢?又該怎麼分?”
小吏見後麵不少人,都伸長了耳朵在聽,也沒有一點不耐:“學了打漁的,就分到沿海、河、湖一帶,就是那邊的藍色大旗麼,什麼也不會的,就分到荒地較多的地方,去開荒種番薯,韶懿郡主在自己的莊子上,進行了育苗繁殖,番藤的數量多、管夠,還免費發放給災民,災民們到了地兒,直接去村子裏登記領取,之前安置的幾批災民,都已經開荒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