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官府在遼東各個大小衙門,都張貼了榜文,收容營裏也聽說過,也是徹底把心放到肚裏頭去了。
武穆王、官府,還有韶懿郡主對他們,這些外來逃荒的災民,都有了妥善的安排和照顧,大家夥再熬一兩個月,番薯藤出來了,也不用再過朝不保夕的日子了,一時間大家紛紛讚訟,韶懿郡主聖善仁德。
甚至還有不少人,當即唾罵起了,那些曾經汙蔑中傷韶懿郡主的人,直言北境的百姓,是不是都是大傻子,韶懿郡主做了這麼多好事,竟然還有人罵她,他們這些災民,就不信那些潑髒水的話。
殷懷璽隻看了一會兒,就回到了營中。
這一批流民攏總有二十萬,根據不同的戶籍情況,分到不同的地區,將一地的災民,除親朋好友外,盡可能地打散,避免分到一起後聚眾成勢。
災民們領取了安置物資後,明兒一早,幽軍就會護送他們到指定的地方去安置。
接下來三年,災民都是官府重點關注對象。
當地官府,會對當地災民,給予一定的扶助,但一旦他們本身觸犯了律法,也將受到比原本律法,更嚴厲的刑罰。
這一點在災民們落戶之前,官府就和災民們交代過了。
倘若不同意在遼東安家落戶,官府也不勉強,也言明了,等災荒過後,會將他們遣返到原籍所在地。
殷一過來稟報:“下一批流民,經過了初步篩選,預計三日後就可以領取安置物資,安置到指定地點,依此類推,預計五月初,災民們基本可以安置完畢。”
和預計的時間差不多,殷懷璽蹙了一下眉:“傷病營那邊的情況如何?”
收容營裏,每天都有不少人傷病,這些人一經發現,但凡與之接觸者,都要送到傷病營進行隔離醫治,已經形成了小股的疫症。
病者皆是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內煩,咳嗽嘔吐等症狀,嚴重者上吐下泄,身體還會出現爛瘡等情況,很容易傳染。
好在孫伯對此類病症,頗有應對經驗:“此類疫症,屬於春行夏交,天氣濕熱,災民一路長途跋涉,逃荒至此,身體虧損太甚,對傷病沒有抵抗力,體內邪盛正衰,是較為常見的癘疾,並不是什麼疑難雜疫,隻要發現的早,就能治好,隻是此類疫症,都是急症,若是病情惡化……”
後麵的話,孫伯雖然沒說。
但殷懷璽卻明白,病情惡化了不是不能治,隻是治療所需大量,比較珍貴的藥材,而且還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得不償失。
不是不想救,是沒法救。
收容營裏暫時不缺藥材,但大多都是常用藥材,好藥材依然稀缺,好鋼用在刀刃上,雖然很殘酷,卻也是現實。
另外,收容營裏的郎中,大多都是幽軍裏的軍醫,人手雖然不缺,但仍然十分緊張,收容營裏有數萬傷病災民,在一個、兩個人身上,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很可能就造成,其他輕症患者因為疏於治療,而導致病情惡化。
殷一道:“由於提早做了防範事宜,也有相關的治療辦法,疾疫並沒有擴大,還在可控範圍內,目前藥材充足,傷病營內的情況,也有轉好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