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虞宗慎就是“天”。
皇上私庫裏的東西,確實是價值連城,錢莊並不吃虧,錢莊背後的商幫,一個個富得流油,對這種出自宮中的稀罕物,肯定是感興趣的。
加之錢莊和朝廷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倘若北狄和梁王,任何一個打進了京兆,首當其衝的就是錢莊,這些有錢有銀之地,錢莊比誰都希望,武穆王能打退狄人。
如此,也算皆大歡喜。
錢莊背後的東家,禁不住感慨:“這位虞首輔,果真是個人物,這搞錢的手段都玩成了花樣,不愧是開了海禁的男人。”
拋開這一點不提,他奪情回朝後,憑一己之力,就穩住了朝堂綱紀,否則這大周朝,還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
邊城大雪下下停停,折騰了十來日,終於停了。
這時,伐梁大軍已經抵達湖北。
與此同時,梁王親自帶兵,破襄陽要塞,鎮守襄陽的虎威大將軍,自覺無顏麵對朝廷刎頸而亡。
其麾下一員小將,在眾將士的掩護下,拚死殺出重圍,帶著虎威將軍臨死前的一封血書,上呈朝廷。
虎威將軍字字泣血,對兩軍交戰的諸多細節,兩方的兵力、裝備、糧草等進行了分析,剝析出了梁賊的弱點,道明梁賊籌謀多時,其下戰士,皆是訓練多年的死士,讓朝廷小心防範,向朝廷示警。
除此之後,虎威將軍就伐梁大軍,與梁軍各方麵進行對比,得出一個結論,梁賊孤注一擲,不計生死,永樂侯不可抗矣,請朝廷另派勇武之將,坐鎮伐梁大軍。
虎威大將軍還在信中,推薦了得用的武將。
之後道明:“此幾位武將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牽製梁賊足矣,待武穆王平定邊防,回護京兆,梁賊不足為懼。”
最後,虎威將軍憤而怒斥,一腔悲憤,幾乎透紙而出:“伐梁大軍殆誤軍機,襄陽駐軍利用地形優勢,不與梁賊正麵交鋒,與梁賊周旋,隻等伐梁大軍提前抵達襄陽,裏應外合之下,就能對梁賊形成兵力壓製下的合圍之勢。”
――何愁梁賊不除?!
――如今,援軍不至,是天不佑我,亦是我不如梁賊之故,更是永樂侯殆誤軍機之禍。
――然,臣死不足惜,懇請朝廷嚴懲永樂侯。
――否,大周朝危矣。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虎威大將軍寫下這封血書時,已經心存了死誌,拋開了生前所有顧忌,向朝廷示警。
字字泣血,令滿朝上下皆是震驚失語。
伐梁大軍九月就從熱河開拔,快則月餘就能抵達湖北,慢則兩個月,就算爬也能在十一月份抵達湖北襄陽,與虎威大將軍會合。
之所以造成了這一局麵,是永樂候一路招兵埋馬,征集糧草,走走停停之故。
便連慣來囂張的徐國公,也不敢開言了。
威虎將軍的血書,就是永樂候殆誤軍機的鐵證,加之伐梁大軍開拔之後,一路招搖過市,也是否認不了的。
襄陽城的兵力隻有七萬人,加上衙門、守城等,實際兵力不足十萬,遠不如梁軍,虎威將軍能堅持這麼久,戰至一兵一卒,實乃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