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7章(1 / 1)

“狄人甫一開戰,就集結了十萬兵馬,還出動了蒙多與哈蒙兩位勇將,想來後續兵馬,決不會少於三十萬之眾,這一戰肯定不容易,糧草定不能馬虎……”戰役規模,已經不亞於當年皇上親征北伐。

“……”

虞宗慎暗暗點頭,一個個腦子還算清楚:“先以朝廷的名義,向全國各地下達糧草征集文書,命北境各地名門望族輔戰,凡有不配合者,皆視通敵叛國,以軍法論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事交由武穆王自行裁奪。”

這是將生殺大權都交給了武穆王。

內閣一眾人,目光閃了閃,到底沒有反駁。

虞宗慎繼續道:“軍晌的事,暫時擱置不提,兵部先把軍需籌備起來,有多少準備多少,分批送往遼東,軍需以保暖防禦的棉甲、兵器、馬匹、藥材為主,糧草暫緩,去年韶懿長郡主在遼東全境推廣了番薯種植,今年十月,遼東一帶頻傳豐收喜訊,想來北境暫時不缺糧草。”

兵部尚書連連應下。

內閣裏各人都心有戚戚,行軍打仗,兵甲是大頭,卻並不是一時的消耗品。

藥材和糧草的消耗,卻是占了軍需的大半。

藥材還好說些,可糧食卻是必不可缺,戰士吃不飽,哪有力氣打仗?

懿長郡主解決了糧草問題,朝廷這邊還能緩一緩。

內閣議事,一直從上午到了下午,總算是把北境的軍需問題一一擼清楚了,連忙將一應文書,緊急送到全國各處。

也虧得,虞宗慎牢牢把持了戶部,又與兵部關係緊密,這才能把握住朝廷大局,換個人朝綱早就動亂了。

內閣散會後,虞宗慎見時辰未晚,就去了乾極殿見了皇上。

內閣裏幾位老臣心知皇上中了風,歪嘴斜眼,口流涎水,連話也說不利索,見的是誰還不一定。

第二日早朝――

何公公讓朱公公往內閣送了一張手諭,是何公公代筆,皇上蓋了寶璽的手諭,與之一起的,還有一串鑰匙。

虞宗慎收到東西後,連忙跪地高呼:“皇上英明。”

群臣也緊跟其後。

事後,虞宗慎與朱公公一起去了內庫。

宮中內庫是皇上的私庫,未得皇上應許,不允進入,裏頭大多都是各地進貢的稀罕寶物,往往價值連城。

戶部與內務府的內侍清點了內庫,挑了其中來曆清楚,且金貴、稀罕,又沒甚內情與疑異的物件,一件一件地搬離了內庫。

皇後娘娘聽聞了此事,也開了私庫,從中挑了一批稀罕物,支援北境戰事,還召內外命婦發動募捐。

消息傳到了民間,有不少商紳也主動發起了募捐活動。

朝中不少臣子都因各樣原因,受到了賞賜,這仿佛是一個信號,但凡得了賞賜的人都知道,接下來該向朝廷表“忠心”了。

虞宗慎尋了錢莊背後的東家,將內庫的一批東西,抵賣給錢莊,以此等手段,從錢莊調取了一大批銀子。

亂世金銀,盛世古董。

錢莊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但虞宗慎親自出馬,麵子還是要給的,否則一個【殆誤軍機】帽子扣下來,便是錢莊背後手眼通天,還能通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