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6章(1 / 1)

罪名基本是定死的。

敲登聞鼓,是要受三十刑杖,普通人一般是受不住,就導致登聞鼓形同虛設,敢敲登聞鼓者聊聊無幾。

赦減到二十杖,是普通人咬一咬牙,撐一撐,也是能受得起的。

隨後,昭永帝廢除了原來的州、府治,啟用曹操的省、市、縣、鄉、鎮、村六級管理製,使吏治管理分明,官員所行職責更加清晰明,每人的權利劃分在那兒,杜絕了官員越權攬權。

同時,他還在朝中,設了內閣行政中樞,簡稱‘內閣’,統領群臣,是朝中最高領導機構,由首輔負責製。

政務執行總院,簡稱‘政務院’,是朝中決策布署的最高執行機構,由次輔負責製。

內閣對政務院有領導權,但政務院對內閣,有一定的製肘權利。

互相鉗製。

樞密軍務總院,簡稱‘軍務院’,是最高軍務機構,大幅度削減了兵部對軍務的掣肘,加強了皇上對軍權的直接控製權,是皇帝直接管轄。

這樣一劃分,每一個官員的權利職責,劃分得明明白白,誰也別想撈過界,從前內閣傾軋獨權的情況,再也不可能出現,無論哪一方想搞事,都繞不過其他二方,三方互相製衡,利益上又牽扯不斷。

但凡一方貪髒枉法,順著職責的藤兒,就能往上摸去,大扼製大了政風腐化的情況。

三方都是由皇帝直接統轄。

國中大事事宜,皆瞞不過皇帝的耳風。

一閣二院製度,在內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皇帝對軍、政的把控,以及對地方官員的控製。

朝中大臣們一個個老實得跟鵪鶉似的。

接著,昭永帝廣施仁政。

首先推行了前朝張丞相的“一條鞭法”,把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稅賦總為一條,合並為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

此一舉措一經頒發,舉國歡慶。

朝廷的賦、役,主要是田賦、人丁稅和各種名目的徭役。

細化起來,零零總總龐雜不已。

將龐大的賦項,合並一起征收,家裏有多少土地,就按照規定繳多少賦稅,除了政府需要征收的糧食外,一律按銀折算。

戶部掌管了全國戶籍畝田,每一地每年該繳多少稅,折算多少稅銀,戶部也是門清。

簡化了稅製,方便征收稅款,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貪腐,而增加財政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扼製了地方官員貪腐。

徭役也是一樣,家裏有多少人,在衙門需要征役的時候,就按規定出多少人,不想出人,也能出錢代役。

扼製土豪、地主,避免土地私有製發展,使土地交易賣買日益資本化,杜絕地主豪強,勾結官府,強占百姓土地,並且逃避相應的賦稅。

但是,‘一條鞭法’豐盈國庫,是富國之舉,卻也‘銀貴穀賤’,商人難免抬高銀價,穀賤傷民。

於是,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上,‘攤丁入畝’應運而生。

昭永帝廢除了“人丁稅”,並親筆寫下“永不納丁’,後代有不肖子孫,想要收人頭稅,還要掂量一下祖宗‘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