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頭稅占了百姓納稅的三成以上,不用繳納人頭稅,在實質上大大減輕百姓的負擔,光是這一條,就讓老百姓們感恩戴德。
人丁稅也是貪官汙吏們,貪腐的最大途徑,簡單易操作,廢除人丁稅,就相當於廢除了,貪官汙吏對百姓最大的壓榨途徑。
張榜一出,百姓們激動得跪在地上,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自此,天下歸心。
昭永帝暴戾嗜殺之名,無人提及。
而‘攤丁入畝’繼續延上一條‘一條鞭法’。
田按什麼分?
按人口分,生得越多,田分得越多,不需要繳人丁稅,多生多分田,這是為了提高人口,提高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扼製官商勾結,貪腐成風,使之少了一個貪腐的渠道,加強了對地方官員的管控。
同時,人口增多,生產力提高,也足以彌補人丁稅的損失。
生產力的提高,使國內物資更豐富,也能彌補‘一條鞭法’,帶來的銀貴穀賤,穀賤傷民。
這兩個政舉,都是在大周朝的前車之鑒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是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生產發展。
除此之外,昭永帝還頒發了‘均田法’。
將荒蕪或沒收所得的土地,作為公田公土,按人頭分給百姓,軍士給田五分,平民四分,孤寡和殘廢者三分,田主不得多占田地,更不得任其荒蕪,違者以強占土地論罪,進一步使百姓脫離當地豪強地主的控製,加強對朝廷集權。
這三項,是麵向百姓所施的仁政,將農業發展放到了首位。
殷懷璽又頒發了專門針對士族官員繳稅的稅法。
廢除原先的“免征”條款,改成視功名、官職大小,酌情免、減、遞各項稅款。
比如中了秀才,原先名下的田畝不需要征賦,但現在改成五畝以內免征,超過五畝或五畝以上,就要視功名的大小,視田畝的多寡納稅。
按田丈畝,家裏有多少田,就要按規定納稅,田越多納的稅款就越多。
總而言之,就是皇天老子也要依法納稅。
凡發現漏繳、少繳、不繳,視稅款大小,情節嚴重,依法處以十倍或抄家流放、梟首等。
殷懷璽還規劃了商稅。
首當其衝的是‘關稅’,凡朝廷下設的陸路官道關卡,都設‘關稅’,通行要繳一定的銀錢,平民一分稅,商人三分稅。
此一舉,加強了各個關口的管製,還為國庫增收。
岸口稅,水上貿易視貨物多少,價值幾何,在貨物價值的基礎上收三成稅,此一舉對商人實在不利,但他同時放開了鹽、茶、布、瓷等物的交易額度,使商人自由貿易,大大增加促進了貿易發展。
同時,開通外邦互市,狹裕關成為互市的第一個試驗點。
稅繳得多了,但商機也更多了。
……
殷懷璽頒發的新政令,借鑒了史書,但朝代不同,國情也有所不同,也不能照搬全抄。
虞幼窈精通農、工、商事,這幾年在遼東,也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善舉,殷懷璽每每頒發新政,都要與她商議,聽取她的意見,之後集思廣益,與內閣大臣們一起商議完善,圍繞著“以民為本”的新政,這才得以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