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帝王心思(1 / 3)

第404章 帝王心思

進入四月以後,京城的風波並未因天氣轉暖而平息,反而隨著報紙上的輿論戰愈加激烈起來。

酒樓茶肆、街頭小巷,甚至是秦樓楚館都出現了大規模的辯論。

有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以及禮部尚書賀耀敏的公開支持,對於推行義務教育的反對幾乎沒有什麼市場。

現階段吵得最厲害的實際上隻有一件事,那就是該不該讓女子與男人一樣,有資格入官辦學堂接受教育。

反對者無外乎兩個觀點,一是抱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論,二來就是拿女子拋頭露麵與男子居於一室讀書,有礙女子之閨譽,不合禮教規矩。

這兩點挺無解的,因為持這兩點的基本上都是掌握著話語權的朝中官員或是在野士紳。

反倒是支持女子與男子同享受教育權的,除了有限的開明賢士外,絕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士子少年。

山西的紛亂對於中樞來說影響並不是很大,反倒是賈璉在宣府大開殺戒,讓中樞的幾位大佬不得不緊急調整國策,將原本打算送去南疆的火器先一步送去了北邊。

賈璉在宣府砍了一萬餘韃子,並且極其囂張的在長城外立了個大大的京觀,韃靼終於忍不住了。

三月末,韃靼先是派出使臣南下,打算入京討個說法。不想賈璉壓根就沒給他機會,整個使團的成員全部被砍了腦瓜子,扔到城外為那座京觀增磚添瓦了。

或許是賈璉的行為真的激怒了韃靼,四月初二,韃靼正式揮師南下,號稱十萬鐵騎叩關。

這一下算是捅了馬蜂窩,連接九次大朝會,次次都有不少人上表彈劾賈璉擅開邊釁,要求將賈璉押回京城嚴懲。

又是一次大朝,奉天殿中文武官員吵成了一團。

朝廷派去高麗的使臣走到半路就不得不返回了京城,高麗人反了,趁著鴨綠江結冰的時機,悄悄越過了邊境,遣兵八萬攻入了長白山。

消息剛一傳回京城,之前稍有回落的彈劾就再一次變得洶湧起來。

算上至今還沒徹底平定的南疆,大夏這是要三麵受敵?隻要打仗,朝中從來不會缺主和派,特別是文臣。

“這群人的腦子裏到底裝著什麼東西,是不是傻?大戰將至召回邊關主將,虧他們想得出來,韃靼人應該請這群人喝酒。”

朝會剛一結束,皇帝就被太上皇喊去了龍首宮。

皇極殿內父子相對而坐,老爺子看戲般聽完了兒子的抱怨,隨手將一遝信件遞了過去:“高麗不足為慮,就是韃靼也沒多大威脅,瞧瞧這個……”

嗯?

劉恒頗為疑惑,接過信件拆開一封,隻看了一段就驚訝的抬頭問道:“父皇很早前就在北靜郡王府安排了人?”

老爺子瞥了兒子一眼,神色極其無語:“大驚小怪,水家一屋子的老陰人,你老子我還不得防著點啊。”

劉恒忽略了他老子的鄙夷,再次開口詢問:“所以說,山西的風波是您一手策劃的?”

“不全是,隻不過是得知了保定府的案子之後推了一把。說到底是那些人欲壑難填,欲望這種東西,若是控製不住,往往會讓人走向滅亡。”

果然,太上皇才是大夏最會玩人的!

劉恒看完一封書信又拆開一封,上麵詳細的稟報了信的主人是如何挑動平陽盧氏的家主盧寰的野心,鼓動山西士紳豪商勾結一起,對抗欽差……

“爹,劉侃那群畜生禍害無辜女子的事您早就知道?您怎麼沒有將這群畜生宰了?又為何不跟兒子說?”

“你在怪朕?”

太上皇的神情變得冷峻起來,與怒氣衝衝的劉恒冰冷對視。

劉恒將手中的信攥成了一團,胸膛起伏不定。

“那八百口棺材曾出現在兒子的夢裏……父皇,兒子是大夏皇帝,國朝的宗親官員的子侄犯下如此驚世駭俗之罪,您早就知道這些,卻沒有出手阻止,甚至沒有跟兒子透露半句……”

“婦人之仁!沒有祭品,你的聖皇之位從哪來?不付出一定的代價,你拿什麼理由去把山西的地犁上一遍?真以為一道聖旨就能讓山西的百姓乖乖聽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