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餘嘆息,想要說什麼,最後還是閉了嘴,轉身退出殿外。
孝哀帝看著李餘離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不詳的預感——
這位安慶大長公主,該不會是類似林之宴那樣的人物吧?
……
用晚膳時,海溪來報,說是戚貴妃求見,想讓陛下為她主持公道。
海溪還說:“應當是和今天下午,戚貴妃衝撞大長公主一事有關。”
今早皇帝沒用湯圓,反而用了戚貴妃送去的餃子,這事雖不至於在宮中傳開,但也不全然是秘密,宮裡人人都說不敢揣測聖意,卻又人人都恨不得把皇帝的一舉一動掰碎了來分析。
加上前陣便有過皇帝與安慶大長公主鬧矛盾的傳言,因此就有得到消息的人認為天家無情,李餘終於還是失了皇帝的信重。
戚貴妃作為當事人,自然也知道了早上的事情。
戚貴妃雖位份不低,年齡卻一點都不大——畢竟皇帝本人也就才十六歲,他的妃嬪能大到哪去。
因為年紀小,在家亦是嬌生慣養的戚貴妃還不太明白什麼叫“低調”,一得知自己竟能越過那座名為“安慶”的大山,下午遇見李餘入宮麵聖,便不讓宮女避讓,非要和其搶道。
李餘不至於跟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斤斤計較,偏那小姑娘不放過她,非說道路太窄,讓李餘退到後麵拐角給她讓路。
李餘冷笑,下令讓抬著步攆的人往前走,若遇戚貴妃的人礙事,直接撞開,就這麼不巧撞傷了戚貴妃身邊最得用的嬤嬤。
戚貴妃正愁知道今早之事的人不多,便上趕著來找皇帝主持公道,好下一下李餘的麵子。
孝哀帝聽海溪說明原委,正想藉此事確定李餘是不是林之宴那般的人物,突然他的手抖了一下,碗筷直接摔到了桌上。
海溪從早上孝哀帝不吃湯圓開始就在擔憂,眼下更是著急:“陛下可是身體不適?”
孝哀帝搖了搖頭,看著自己不受控製的手,說道:“都出去。”
海溪領命,把殿內的人都帶了出去。
等人退得一幹二淨,他對著自己的雙手問道:“你是誰?”
接著,一道和他一模一樣的聲音,在他腦子裡響起:“朕是誰?你現下用的是朕的身體,你說朕是誰。”
“你的身體?”孝哀帝回想對方那不疾不徐堪稱從容的聲音,發現對方不僅聲音和自己很像,性格也像,無論何中處境,總是喜歡把自己偽裝得很淡定。
“你沒發現嗎?”那聲音接著說道:“朕能讀取你的記憶,你應該也可以讀取朕的。”
哦?
孝哀帝閉上眼,下一瞬他便失去了身體的掌控權,這中滋味不太好受,但就像那道聲音說的,他可以讀取對方的記憶。
原來一切從他八歲那場東宮大火開始就出現了偏差。
本該待嫁的安慶姑姑逃出瑯嬛殿,將他和十三叔都救出了東宮。
看著逃出生天的十三叔撲進皇後懷裡,孝哀帝的心情和當時的李文謙是一樣的——羨慕且困惑。
為什麼旁人都能有娘親在身旁護佑,他卻什麼都沒有。
記憶中的李文謙所見,便是孝哀帝所見,因此孝哀帝也看到了那轉身走進火海的李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