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孝哀帝對李餘仍心存戒備,因此看得十分仔細,甚至把所有註意力都放在了李文謙記憶中的李餘身上,用看待敵人的目光來打量李餘,可慢慢的,他發現自己許是誤會了什麼,甚至中途還折回去,把前麵有關李餘的記憶又重新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等把李文謙的記憶全部看完,孝哀帝嫉妒了——
憑什麼?!!
奪回身體的掌控權,李文謙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海溪叫進來,問他:“姑姑今早送來的湯圓呢?”
按理來講,皇帝棄之不用的食物絕無二次上桌的可能,一旦撤下,那必然是要早早處理掉的,皇帝若是想用,重做便是,那麼大個尚食局也不是擺設,總不能讓皇帝吃不新鮮的東西。
偏那碗湯圓是從大長公主府上送來的,海溪不至於連這點事都拎不清,遂特意叮囑過,叫人存放看管好那碗湯圓,不讓隨意處置,也不讓旁人觸碰,免得被動什麼手腳。
所以李文謙現下問起,海溪便如實稟告,說那碗湯圓還在,隻是放了一整天早就不新鮮了,即便熱過,恐怕味道也不怎麼好。
李文謙如何會在意這些。
想他幼時過的最艱難的一段時間,雖不至於被餓著,但每天中午從求索齋趕回東宮,飯菜早就涼了不知道多久,他當時年紀小,東宮老人大多被遣去城郊別苑伺候太子妃,皇後又因他佔著東宮不待見他,伺候的宮人便也見風使舵糊弄他,打著為他好的名義勸他隱忍,叫他吃那些做工精緻的冷菜冷湯。
偶爾遇見十三叔過來找他麻煩,雖不至於叫他連冷掉的飯菜都吃不上,但那一聲聲居高臨下,天真而又殘忍的童言童語,足以刺破他僅存的自尊心,讓他每一口用來填飽肚子的飯菜,都吃得像在吞刀片一般。
那麼艱難的時候他都熬過來了,一碗他每年都盼著的湯圓,還是熱過後端上來的,有什麼好嫌棄。
更別說他還看過了孝哀帝的記憶,知道孝哀帝正是在十六歲冬至這天,吃下了娘親端來的毒湯圓而殞命。
和因此留下陰影,對湯圓敬而遠之的孝哀帝不同,他需要吃碗姑姑給的湯圓,壓壓驚。
趁著宮人熱湯圓的時間,海溪提醒李文謙:“陛下,戚貴妃還在外頭求見呢。”
李文謙這才想起戚貴妃。
他與孝哀帝一體雙魂,不僅能讀取對方的記憶,還能隱約感覺到對方內心的大致想法,所以他才會在發現對方想要對姑姑不利時搶奪身體操控權,讓對方察覺到自己的存在,免得真讓孝哀帝壞了自己與姑姑之間的關係。
若非如此,他大概還會再觀察一會兒,從內部研究怎麼把孝哀帝擠出這具身體。
李文謙將孝哀帝拋到腦後,回憶了一下海溪方才所言,垂下眼簾遮去眸低的冰冷,啟唇道:“姑姑待朕視如己出,朕亦視姑姑為親母,戚貴妃目無尊長,禦下不嚴,姑姑不與她計較,在朕麵前隻字不提她的無禮之舉,她倒先跑朕這告狀來了。”
“來人,將她打入…… ”話說一半,李文謙突然卡住。
姑姑不喜歡吃虧,有什麼不滿都是當場討回來,且也最是心善,想來她定不願意看到戚貴妃因為一時張揚就落得如此下場,於是李文謙便將“冷宮”二字吞回去,隻下令扣了戚貴妃的份例,並將其禁足一個月,作為敲打。
戚貴妃得知皇帝非但沒有為她出頭責問李餘,反而還罰了自己,整個人都懵了,不明白今早還獨一份的偏寵,怎麼會說沒就沒。
被人扶起身時,整個人都沒回過神來,直到一旁有人端著碗東西越過她,她看了一眼,發現是一碗早已不成樣子的湯圓,她那被虛榮沖昏的頭腦才總算是清醒過來,跪下哭喊著向皇帝認錯,被紫宸殿外的侍衛給硬生生拖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