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了一天的湯圓早就沒了湯圓的樣,宮人在熱的時候甚至沒法將黏在一起的湯圓分開,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戳破了皮,弄成一碗糯米芝麻甜湯。

湯圓端到李文謙麵前,李文謙拋棄滿桌的山珍海味,仔仔細細把那碗湯圓吃了個精光。

孝哀帝從李文謙的記憶中出來,滿心的不甘與嫉妒還未平復,就發現李文謙正操控著身體,嚥下了最後半口混著芝麻餡的糯米皮。

他感受著口中殘留的芝麻香甜,卻沒能品嚐到吃湯圓的滋味,心中越發憤懣。

好,很好。

不能像李文謙一樣有個處處護著自己的姑姑也就罷了,現在居然連碗冬至的湯圓都沒他的份。

大受刺激的孝哀帝在李文謙準備把碗勺放下的時候,單獨控製雙手,把碗裡剩下的湯喝完。

李文謙也不反抗,隻在喝完後小小聲地嘲了他一句:“不怕有毒了?”

一旁伺候的海溪聽見聲音卻沒聽清內容,抬頭看了李文謙一眼,李文謙擺擺手:“你帶人都下去,朕一個人待會兒。”

海溪領命,再度帶人退下。

十六歲的少年,還是長身體的年紀,一碗湯圓就算是把湯都喝光了也不可能吃得飽,於是他又拿起筷子,去吃桌上的晚膳。

孝哀帝的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帶著偽裝用的平靜:“你我明明是同一個人,為什麼遭遇相差這麼多?”

李文謙剝掉了自己身上那層皮,既不像在旁人麵前表現的那樣成熟穩重氣場強大,也不像在李餘麵前表現的那樣無害聽話,渾身都透著一股子不好相與的鋒利氣息,想來這才是他最真實的模樣:“誰知道,許是朕運氣比你好?”

孝哀帝冷笑:“運氣……你運氣是比我好,人也比我沒用,那戚貴妃冒犯姑姑,就該將她打入冷宮,殺一儆百。”

李文謙:“你是真的比朕蠢,還是見不得朕有姑姑,便故意慫恿,想要離間朕與姑姑之間的關係?”

孝哀帝安靜下來,因為李文謙猜對了,他就是想要離間他們。

前陣子李文謙之所以會和李餘鬧矛盾,就是因為後宮之事。

李文謙十三歲登基,早在十二歲皇爺爺就給他挑選了正妻,為他主持大婚。

當時李餘還在北境,錯過了他的婚禮,若不是後來他非要李餘回趟京城,李餘怕是連他的登基大典都要錯過。

在李文謙的記憶裡,有一件事情讓他很難忘記,就是李餘回京後,知道他十二歲便成婚時,表情像是被雷劈了一般的震驚,後又不知道從哪弄來一堆醫書,隱晦地向他傳達了“你和你老婆年紀還小,太早行房事容易傷身”的意思。

李文謙向來聽話,況且李餘是為他好,他當然不會不領情。

直到前陣,李餘從禮部得知選秀的日子將近,又來找他,希望他能推遲幾年再選,若能順便改一下選秀的頻率就更好了。

李餘的想法倒也簡單,無非就是覺得李文謙年紀小,縱慾傷身,另一方麵也是覺得後宮女子可憐,得寵也就罷了,不得寵的還得被每三年就會來一批的新人淹沒,最後老死宮中。

蹉跎了人家的青春年華,還得從國庫掏錢養著,幹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何必呢。

李餘不好去折騰身體越來越差的太上皇,隻能去找李文謙。

李文謙知道李餘是看得透,真心在為那些女孩們著想,可他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會領李餘的情。

世家大族隻想著讓自家女兒博得恩寵,光耀門楣,哪裡會想到那些年輕的姑娘們可能不得寵,甚至會被困在宮裡直到死去的下場?還有那些野心大的姑娘,又有哪個不妄想自己能寵冠六宮,成為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又如何會想到帝王的寵愛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往後數年還會有比自己更加年輕更加漂亮的女人源源不斷地被送入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