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3 / 3)

在沈宥豫看來,這些都是不夠文雅的,女孩子就應該穿著長裙,蓮步輕移,裙擺輕動,笑不露齒,輕聲滿語,含蓄文靜……臭丫頭那哪兒都沒有淑女風範。

他竟然又看著臭丫頭發呆!

沈宥豫為自己的行為羞愧。☆☆

秋梨膏簡單,方年年取用了紅棗、麥冬、貝母、百合、羅漢果、冰糖一起做,具有潤肺止咳、生津利咽的作用。

砂鍋裏煮上半個多小時撈梨渣過濾,過濾出來的湯汁繼續煮到濃稠。

方年年提著竹鏟,湯汁稀稀拉拉落下,已經開始掛壁,這就證明可以出鍋了。

她拿來了洗幹淨蒸好的小巧陶罐,一一裝到八分滿,等涼了把蓋子蓋上,封一層牛皮紙、係上一條粗麻繩就能放到貨架上銷售。

小陶罐是她到烏衣鎮一家專門做陶罐的鋪子定做的,要求隻有一個,圓滾滾的罐身上寫“秋梨膏”、角落裏一個變體的“方”,要有自家的商標,便於客人記憶。

定做價格很便宜,她算在了秋梨膏的成本上,都沒有讓秋梨膏貴上多少。

廚房裏有塊大理石桌麵,方年年擦洗幹淨了就提著秋梨膏在桌子上滴了許多銅板大小的圓,等幹透了便是梨膏糖了。

如果有冰箱,放冰箱裏凍凍更快。

沒有冰箱的古代,隻能夠將之交給涼意十足的大理石桌麵了。

冰鑒可不是他們家此等鄉間小茶館裏能有的。

秋梨膏一鍋一鍋的出,很快就到了飯點的時候,娘親塔娜已經把食材都處理齊備,方年年隻需要做一做便可。

“娘,裏脊用生粉抓過了嗎?”方年年問著。

“抓過了。”

“粉蒸肉的南瓜沒切。”

“這個忘了,我這就弄。”

“阿娘,湯就吃平菇芋艿粉條的嗎,要不要放肉沫?”方年年征求著家人的意見,她自己吃什麼都無所謂,甚至有些想念泡麵、自熱小火鍋、炸雞和薯條……

雖然都能自己做,但做出來的始終不是那熟悉的味道。

感謝提前穿越而來的前輩,讓後來者的餐桌不至於一貧如洗。

唐以前的曆史和她所處的世界一模一樣,唐末出了一位姓趙的公子,乃李姓皇族的外孫。

這位流著皇族血脈的世家公子推翻了腐朽衰敗的舊王朝,終結了亂世,建立了大齊,提出一係列大膽且實用的政策,自上而下的進行著改革。

豐功偉績,三言兩語說不清楚,於方年年這個後來者而言,高祖皇帝最偉大的事兒就是遍尋作物,豐富百姓的餐桌,在位三十餘年,官方與民間從未停止過對美食的探索。

高祖皇帝有許多奇思妙想,早年間推行的政策符合現實需求,到了晚年,政策越發天馬行空,脫離實際,民間多有怨言。

最讓後人詬病的就是他在位期間沒有立太子,鼓勵眾兒孫努力爭取,為以後埋下了隱患。他以為自己能再活五百年,壓製兒孫不在話下,但人之壽命有盡,高祖撒手一去,諾大皇朝頓時亂了。

中原大地,七王之亂,死傷無數。輝煌一時的國家陷入戰火紛飛中,不知多少人流離失所。

整整七年,戰亂才平息。

七王之中最小的皇子坐上大寶之位,也就是現如今的天子,又過十六載,便是如今,再度有盛世之景來臨的跡象。

天下和樂,看不出當年的瘡痍。

這片古老的土地,自我恢複能力就是強大。

方年年覺得自己很幸運,早幾年出生就不是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