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學治被抓,早朝時少了好多人,包括戶部尚書,也終於迎來了清算。
宋天辰罷朝本就讓朝堂少了領頭人,這下更是亂的不成樣子。
幾個大臣因吏部和戶部的空缺爭的麵紅耳赤,宣華帝揣著手在寬大的衣擺裏把玩著剛到手的兵符,卻因為朝堂的混亂,喜悅也減了一大半。
平日裏裝腔拿勢的朝臣此刻便如那市井小民一般破口大罵,跳著腳你一言我一語寸步也不肯相讓。
魯予澤幾不可見地揚了揚嘴角,吵吧,鬧吧,越亂越好。
他眸色變深,渾水最好摸魚,此次說不定不僅能讓嶽父重歸朝堂;還能將他的人安插進吏部和戶部,這樣將來的勝算也大一些。
宣華帝看了看最前麵的空位,覺得自己失算了。
做的太明顯,以至於宋天辰生了怨氣,幹脆放任不管了。
算起來,也有好幾個月了……
若非有內閣幾位老大人撐著,隻怕還會更亂。
一下子就少了兩位尚書,兩部其他人也不見得有多幹淨,誰來接任的確是個難題。
但吵來吵去,卻也吵不出個所以然來。
西江洪撈也拿不出個章程,越來越多的事情將宣華帝攪的頭暈腦脹。
見實在吵不出結果,眾人隻好跪地道:“皇上,吏部和戶部何等重要,萬萬不可輕忽,求皇上早做決斷啊!”
宣華帝定定地看著他們,無非不過是想咬下一塊肉來,誰又真的在乎過百姓的死活?
民生天下於這些人來說左不過是爭名奪利的借口和利器,更有甚者以此來挾製他這個帝王,左右他的決定…
“決斷?”宣華帝嘲諷道:“朕不光要清算吏部和戶部,朕還要清算你們!”
“不妨告訴你們,朕已經秘密成立了稽查司,徹查朝廷的不正之風;也許你身邊便有稽查司的人,朕勸你們好自為之!”
稽查司?眾人麵麵相覷。
但凡為官者,哪有真正兩袖清風半縷髒汙都不沾的,這卻要如何是好?
眾人也終於沒了爭吵的心情,皆有些惶然不安地思索自己都做過些什麼。
禦史大夫何茗敬卻不慌不忙,管他什麼稽查司,反正他問心無愧。
而後,他整了整衣袖,狠狠地摻了宋天辰一本。
“皇上,宋天辰貴為丞相,卻因為一點小傷在家中休養數月遲遲不願上朝,耽誤了朝政,罪在不赦,應予以嚴懲!”
宣華帝還以為又有人不怕死,沒想到是參宋天辰,他似笑非笑地掃了眼‘自作聰明’的何茗敬。
何茗敬挺直了身板,半點心虛都沒有;他可沒什麼私心,純粹是為陛下分憂!
宣華帝道:“那便由你代替朕去宋府探望丞相吧,若他傷好卻故意隱瞞,朕定嚴懲不貸!”
早朝結束後,宣華帝回到乾清殿,想到朝堂的那筆爛賬,他揉了揉額頭。
福海拿來了參茶,小心地放在桌上,道:“皇上,要不要宣太醫來給您瞧瞧?另外,內閣的幾位老大人在外求見,奴才將他們打發了?”
宣華帝今日也實是煩了,他點了點頭,“讓他們先回吧!”
隻是大臣好打發,有人卻不依不饒地非要進門。
太後知道幾位內閣的老大人也在,匆匆忙忙地便趕來了。
“幾位留步!哀家正要進去與皇帝商議立後之事,幾位大人是朝堂的肱骨之臣,也一起聽一聽吧!”
說完,她便直接提步入內了。
日前受趙紫煙之辱時,她便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讓林家拿下後位,到時候再報受辱之仇!
幾位老大人皺了皺眉,太後娘娘也太急了吧?
此時正是多事之秋,前朝之事尚未理清,現在立後未免太急了些!
“皇帝!”仗著孝道仗著幾位老大人在,她直闖內殿,“俗話說修身齊家平天下,近來頻頻出事,都是因家宅不寧之故,家事不修何以平天下事!”
“哀家以為還是應該先立了中宮,免了你的後顧之憂,你也才可以安心處理政務;皇帝,你以為如何?”
朕以為不如何,你便會罷休嗎?
宣華帝看向她身後的幾位內閣大臣,“你們也是這麼想的?”
聽出他語氣裏的隱隱怒意,幾位老大人連連擺手,“並無,是太後娘娘想讓老臣等做個見證!不過…最近朝堂事忙,立後是大事,恐需細細斟酌……”
太後麵色一沉,覺得最近真是事事不順心,人人都與她作對,簡直豈有此理!
宣華帝點點頭,“的確需要斟酌!然則,母後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
他笑了笑,道:“母後先回吧,朕自會如您所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