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尖頂的小屋,屋頂要高高的,還要在牆壁上開大大的窗戶,這樣陽光照進屋子裏才亮堂。

然而等到了動手搭建時,她才發現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別的不說,就那個高高的尖頂,劉雷雨跟母親誰也夠不著。

娘倆嚐試後失敗了幾次,最後隻能無奈的抱頭大笑一回,將屋子改矮一些吧。

就這樣一邊摸索一邊努力,最後搭成了的輪廓外形看上去還是劉雷雨預想中的模樣。

隻是等到劉雷雨親自站進去比了比之後才發現,尖頂處的高度是盡夠的,但四麵牆卻不夠高,不僅劉雷雨想要的大窗戶要變小,就連往後進出大門時,隻怕還得低著頭才行。

母親問:“要麼推倒了咱們重頭再來?”

劉雷雨大手一揮:“就這樣吧,娘,委屈你先住一年小房子,等往後我有錢了,咱們蓋兩層,啊,不,三層的樓房來住!”

“哎,到時候我要住頂樓上,每天一睜眼就能從山這頭看到山那頭,那才叫暢快!”

母親說起俏皮話來,把劉雷雨哄得笑到肚子疼都停不下來。

框架建起來後,剩下就是一麵牆一麵牆的添磚加瓦。

選結實的老竹,先去掉竹節,砍成巴掌長的一段段竹筒;再縱向劈開,然後劈成筷子一半粗細的竹條,稍加打磨,就是一根竹釘。

整根的毛竹劈成兩半,截成需要的長度,用竹釘釘在框架上,一排一排密密實實鋪滿,一麵牆就建成了。

劉雷雨和母親分了工,母親專注鋪牆,劉雷雨側抽空做了竹門和竹窗。

如此小半個月過去,劉雷雨家的新房,便像模像樣的立起來了。

這座藏在山林深處的竹樓,距離地麵兩尺來高。

有一道竹梯從地麵一直升到竹樓的門口,沿著竹梯上去是一道環繞整座竹樓的走廊,四麵相通。

竹梯右手邊是一扇向外開的竹門,拉開竹門,裏頭寬寬敞敞是一間房。

屋子裏左麵的牆上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建在牆的中間,因此門的高度是夠的。

門裏間就是劉雷雨跟母親的臥房。

竹樓的四麵外牆上都有窗戶,竹窗是向外推開的,平時關起來,要開窗時就用竹棍支撐住窗戶的下沿就行。

竹樓有個尖頂,下雨時雨水會沿著屋頂流下來。

屋簷一直延伸到走廊外麵,因此雨水並不會落到走廊上。

劉雷雨想過以後等到下雨天,她就跟母親坐在臥房窗戶外頭的走廊下,泡上一壺熱茶捧在手心裏,母女倆一邊賞著雨景,一邊聊聊天說說話,那日子一定非常愜意。

設想美得不行,然而真要付諸現實,還得等到來年才行。

雙鋒山的冬天倒也會下雨,隻是冬雨它透心涼啊!

眼下房子建的差不多,劉雷雨和母親則整日忙起了另一樁要緊事:打草簾。

竹樓通風透氣,夏日裏納涼居住是最舒服不過。

隻是這些夏日裏的好處,到了冬天全成了煩惱。

陰冷的西風呼嘯著從竹樓無處不在的縫隙裏往裏鑽,刺骨的寒意簡直像是針一樣刺進骨頭縫裏。

幸虧今年劉雷雨手頭寬裕,她和母親過冬的棉襖棉褲棉鞋全都是今年新添的,宣軟厚實保暖舒服,才算日子好過些。

人暖和了,房子保暖也得跟上。

於是,劉雷雨跟母親又有了新的活計:漫山遍野打幹草,回來打草簾。

草簾打起來方便,用柔軟纖細的樹藤做經線,將排列整齊的幹草作為緯線,一排排密密實實的編織上去就行。

草簾打的越緊實越厚重,保暖效果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