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1 / 3)

,就有刺客一碗飯吃,跟誰幹不是幹?”

“這個道理連我都懂,算盤怎麼可能不懂?他肯定會聯係我們的,快則一個月,慢則三個月。請你們相信我。”

如今,能夠順利招安王老漢,就已經有了大突破,不能奢望太多。

陸善柔隻得作罷,將此事交給錦衣衛盯著,因為,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查。

那就是獵人李大壯被替換的卷宗。

李大壯的姐姐在前禮部尚書徐瓊家裏當丫鬟。

二十四年後,李大壯要見親姐姐,但是尚書府卻要一個冒牌貨出來敷衍李大壯,要他走。

李大壯於是去順天府衙門告狀,希望陸青天看來血脈親情的份上,要尚書府容許他和親姐姐見一麵。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不起眼的案子,為何會被煞費苦心的替換掉,而且李大壯就在當月死於非命,被狼群撕碎?

魏崔城看著替換的假案子卷宗,說道:“被替換的真案件和這個抄了真案件編號的假案件其實有一個共同點。”

陸善柔和寒江獨釣齊齊問道:“什麼共同點?”

魏崔城說道:“都姓李,真案件原告叫做李大壯。假案件原告是李淵,被告是李種。”

陸善柔和寒江獨釣又齊齊失望:隻要識字就能看出來!我還以為是什麼大發現呢1

魏崔城埋頭看卷宗,沒有看到兩人失望的表情,繼續說道:

“案件雖然是假的,但是馬廠胡同裏的李淵李種兄弟確有其人,人是真的。”

“而且,李淵是十歲夭折,看他的生卒日期,他死的那年,剛好是二十四年前,李大壯的姐姐跟隨主人徐家,離開京城外放做官的那一年。這是第二個巧合。”

第139章 請後台詳敘當年事,走捷徑兩麵不討好

都說旁觀者清,陸善柔和寒江獨釣之前真沒發現這條線索,被魏崔城看出來了。

陸善柔推算了一遍年齡, 二十四年前, 瓦匠世家出生的庶子李淵夭折,隻有十歲。

獵戶人家出生的李大姐,也是十歲,被醉酒鬼父親賣到了一戶翰林人家當丫鬟, 翰林外放出京,李大姐當然也跟著走了。

李大姐的親弟弟李大壯那年三歲。

二十四年後,外放的徐瓊回京, 從七品翰林一路升遷成為禮部左侍郎, 朝廷正三品大員。

二十七歲的李大壯去了徐府要見三十四歲的姐姐,徐府卻欺負他當時年紀小, 隻有三歲,啥都記不清, 讓一個冒牌貨中年女子頂替李大姐,去見李大壯。

但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李大壯那時候雖然隻有三歲, 難以割舍親情, 一直記得姐姐的長相, 眉間有胭脂記, 立下長大後贖回姐姐的誓言。

李大壯見不是親姐姐,就去了順天府衙門告狀, 求陸青天做主, 念在骨肉情分上, 讓徐府放親姐姐出來, 姐弟見一麵。

就這麼一個簡單、不起眼的案件,為何會被調換?

調換案件的人在害怕什麼?

為什麼偽造了早夭的李淵李種嫡庶爭奪家產這個假案子?

李大姐在外麵當了二十四年的丫鬟,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徐府為什麼不讓她出來見親弟弟,反而用一個冒牌貨代替?

陸善柔想了又想,這些零碎的線索左一下,右一下,始終拚不出一個邏輯完整的線。

陸善柔說道:“崔城,我們不回去了,改道去錦衣衛衙門找幹爹,去問前吏部尚書徐瓊在外放做官的二十四年間的履曆。”

朝中有人好辦事。查一個十歲小丫鬟的人生軌跡猶如大海撈針,幾乎不可能。

但是錦衣衛查前禮部尚書徐瓊的履曆就是信手拈來的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