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米巷,錦衣衛衙門。
牟斌笑臉相迎。
他能不高興嗎?一直毫無進展的算盤刺客組織終於有了突破,找到了王老漢這個絕佳臥底,徹底鏟除算盤刺客組織指日可待!
這一切,都多虧了陸善柔。
昨天牟斌還臭著一張臉教訓她,現在一張老臉笑得像花兒似的。
牟斌說道:“你們這對佳兒佳婦來看我了。”
魏崔城都有些不習慣了,恨不得把牟斌的笑臉抹掉。
陸善柔行了禮,“實不相瞞,這次來是有求幹爹。”
“來,這邊坐。”牟斌豪爽的大手一揮,“都是一家人,什麼求不求的,你就直說吧,隻要不是摘星星,要月亮這種事,其他的我都能幫上忙。”
陸善柔說道:“以前的禮部尚書徐瓊徐尚書,幹爹可熟?”
牟斌說道:“熟啊,一甲的榜眼,誰不知道?他有真才實學,為人隨和儒雅,還大力提攜新人,現在的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李東陽就是他栽培的嘛。”
陸善柔問道:“徐瓊外放了二十四年,這二十四年裏他都幹了些什麼?為什麼他一回京,就當了禮部的左侍郎?正三品大員。一般的外放官回到京城當京官,很少有這樣的待遇吧?”
牟斌說道:“他那時候外放到了應天府南京,在南都的翰林院裏當差,他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鼓勵當地學子考功名,名聲極好。”
大明以前的都城在應天府,所以應天府叫做南都,也叫南京。後來永樂大帝遷都到了順天府,因在北方,所以叫做北京。
兩個都城都有完整的中央官僚體係,比如六部、翰林院、國子監等等,就是應天府遠離權力中心,空有一整套官僚體係,但權力遠不如順天府北京的,基本都是冷衙門。
“成華七年,他就已經是應天府鄉試的主考官,門生極多,說他桃李滿天下也不為過。現在朝中不少官員都是他的門生,尊稱他為座師。”
陸善柔疲倦的揉了揉額頭,“幹爹啊,我來這裏,肯定不是隻聽好話的,幹爹把他說得像個孔聖人似的,完美無缺,但這世上那裏有什麼完人?對吧,我真正想知道他的……幹爹懂我的意思吧。”
牟斌一愣,問道:“徐瓊早就告老還鄉,無官一身輕,退出了禮部,把一切都交給了李東陽,他到底犯了什麼事?你這樣查他?怎麼連我都不知道?”
陸善柔說道:“幹爹啊,您還沒有解答我的問題,您就問了一堆問題。到底誰問誰嘛。”
牟斌隻得說道:“人無完人,徐瓊在應天府南京翰林院的時候,的確做了一樁事,被很多文官批評,但……這件事,說白了,也不算什麼大事,就是陣營不同而已。”
陸善柔卻來了興趣,“我想聽的就是這個啊,幹爹請講。”
“論理,他都已經退隱官場,我不該舊事重提的。”牟斌先賣了個關子,然後說道:
“可是你既然開了口,又不是什麼說不得的大秘密,我就告訴你吧……”
原來,徐瓊才華了得,又勸學新人,推行儒學,廣結善緣,在應天府南都翰林院混得如魚得水,一路升遷到了侍讀學士,執掌南都翰林院。
翰林院本來是清貴之地,他在南都翰林院當侍讀學士,官運已經到頭了,但是徐瓊誌向遠大,他不想一輩子都在遠離權力中心的南都,養花喂鳥過一生。
南都的六部、翰林院基本都是擺設,沒有實權,用來安頓那些被貶斥、排擠出北京城的官員們。
徐瓊渴望回到北京城,掌握權柄。
所以,按捺不住的徐瓊開始找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