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節,老天送來一場初雪,一夜之後,天地白色一片,四周樹木的樹枝上掛著漂亮的霜淩,屋頂上的積雪厚到連吞脊獸都被包裹了起來,地麵上的積雪倒是在早朝前就被宮人們給清掃幹淨,還細細的灑上了一層煤屑以防結冰打滑。
外麵寒氣襲人,室內溫暖如春,雪後初晴的下午,莊嚴穩重的禦書房中陽光最燦爛的一角,石玉屏風的後麵,一張榻床放在窗下,頭戴金冠身著常服麵相不及三十的年輕明德皇帝懶洋洋的倚坐著,身後枕著厚厚的靠墊,裏側放著一個紅銅福壽手爐,左手拿本書正看得認真,右手撚起一頁似是正要翻動。
“萬歲爺。”屏風外麵突然傳來內侍太監刻意壓低的聲音,聲音雖低卻仍然打破了室內寂靜,把看書人從書海的世界中喚了回來。
“講。”雖被打擾了看書的興致,卻聽不出情緒的起伏,似是早已習慣。
“回萬歲爺,剛得到的消息,汝王妃有喜了。”
“哦?確實?”
“確實。汝王已經派了家人進宮向太後和紀太妃報喜。”
“嗯,這是汝王第一個孩子吧。”
“正是,王妃過門多年,這是第一胎,紀太妃很是高興,已經下了賞賜。太後和皇後那裏也正在準備賞賜之物。”
“嗯,傳朕旨意,給汝王送份賀禮。”
“是,萬歲爺,奴婢告退。”
悉悉嗦嗦的腳步聲很快消失,室內重新恢複寂靜,黃袍男人繼續將精神沉浸在了書海的世界中。
一個時辰後,京城西邊明正街上汝王府門前來了一個陣勢浩大的隊伍,兩輛內府馬車,車旁轎子裏走出來一個手執聖旨的太監,周圍圍繞著一隊佩有武器的親衛。
門子誠惶誠恐的把這群貴客迎進大門交予負責在前院做事的內務管家,內務管家先讓人趕緊去通知府裏的雲大管家,他自己則將客人請去東院王爺日常起居的安福軒正殿,安排婢女給他們奉茶。
傳話的仆人撒腿飛奔,穿過重重院子和遊廊來到二門,叫站在門口當值的小太監把話傳給在後殿當差的內務管家。
後殿內務管家再把話傳給在王妃正房外聽候的王府大管家雲珪。
大管家收到消息,轉身敲開王妃房門,向在王妃房中的王爺稟報。
汝王暫別王妃,急匆匆回房更衣再來到正殿接旨,麵相比明德皇帝還要年輕,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是個很年輕的王爺。
宣旨太監手持黃卷唱道:“汝王田琦接旨。”
汝王整理衣擺沉穩跪下。
見汝王已經跪定了,宣旨太監展開手中聖旨,用小公雞一樣的嗓子抑揚頓挫的念出黃卷上的內容。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寥寥數語,隻是恭賀汝王妃有喜,汝王有後,皇上送上賀禮若幹,除了慣例的珠寶裘服藥材珍玩,另外還有侍女和太監數名。
汝王山呼萬歲,磕畢了頭,雙手接下聖旨。
站起身來,將聖旨轉交給身旁的大管家,再從大管家手中接過一個紅袋,一邊笑眯眯的說著“同喜同喜,辛苦辛苦”,一邊將紅袋塞進了宣旨太監的手中。
宣旨太監接過紅袋笑納袖中,嘴上也跟著說了幾句喜詞,又寒暄幾句,這才告辭。
大管家親自將貴客送出大門,再回頭清點接收賞賜,著內務管家交待下麵的執事各領各的東西,該入庫的入庫,該安排的安排,一切交待完畢,大管家親自領著那幾名侍女太監一路穿過層層院落來到後殿正房稟告王爺。
王爺此時已換回常服,又回到王妃房中與王妃說話,告訴她剛才傳旨的內容,兩人商量著日後府中事務的安排。
當今皇上登基不滿一年,先帝在立下太子之後不到兩年就感染風寒而駕崩了,因為在那段時間裏還有人在私下搞小動作,再加上爭奪太子之位時各個利益派係相互之間鬥爭得太厲害,許是有安撫的意味,皇上繼位後封了幾位兄弟為親王,但同時又防各位王爺防得死緊,一旦有什麼機會下賞賜,皇上除了給實物外還送侍女和太監。
表麵上看是皇上的好意,尤其在外人和百姓眼中,這是皇上看重手足之情的表現,實際上文武百官都知道那些侍女太監隨便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明擺著就是皇上安插在各王府中的探子,皇上的眼線,代替皇上盯著這些王爺們不要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可無奈的就是,明知這是皇上監視他們的用意,也得恭恭敬敬的收下,並好生使用。
“王爺,既是皇上的賞賜,就用著吧。把那些侍女送我這來,我這現在正需要人手,那些太監就讓管家安排,隨便找個輕快的差事讓他們呆著。”因為懷孕身體疲乏,王妃背枕靠墊坐在床上,身上蓋著絲被,細嫩的小手輕輕握著王爺的大手輕聲細語道。
“嗯,我正有此意,他們要看就讓他們看去,我王府中任何一個人都行得正坐得直,不怕他們向皇上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