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節(1 / 3)

是不是事實,除非有直接證據證明這一點。”

在黎湘和辛念的口供中,她們也都記得戚晚提過張大豐夜闖她房間的事,但同樣沒有證據,隻是戚晚單方麵說辭。

有組員說,如果這是真的呢,換做是自己,遇到這種事,自己也會瘋。

程爽卻說,萬一這是戚晚的套路呢,她就是希望大家這樣想,借此證明她當時已經發病,隻是沒有確診。別忘了,她是資深患者,她懂心理學,她還通過餘鉞了解很多司法程序,具備反偵察能力。她家裏還有很多刑法判例書。

其他組員反駁說,戚晚已經將這個稿子刪掉了。如果她要設置圈套,為什麼還要刪掉?如果技術組沒有找到這個稿子怎麼辦,她不是白設計了?感覺她刪掉這版稿子的行為,更像是不想麵對這部分過去,寫完就後悔了一樣。

這裏麵唯一沒有給出意見的人就是江進。

江進許久沒有說話,隻是聽兩撥人交換看法。

而江進腦海中閃過的,除了法醫戚渢的建議,戚晚的稿子,心理谘詢師李琰的谘詢記錄,還有餘鉞對戚晚的描述。

到現在為止,湖底沉屍案僅剩的空白,就是在那個雨夜,張大豐和周長生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而唯一活下來的目擊者戚晚,還有精神問題。

按照秦簡舟的說法是,現場有打鬥和糾纏的痕跡,他帶人到那裏的時候,兩人尚存氣息。

還有那個儲存卡裏的照片,清楚地拍到張大豐和周長生倒下的姿勢,身上的血跡、痕跡,這些也可以作為依據。

但也就是因為這些痕跡,以及秦簡舟和戚晚的說辭,令那幾個小時的故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秦簡舟更是言之鑿鑿地說:“以我的經驗判斷,張大豐已經趨於絕對劣勢,根本不可能反殺周長生。那個辦公室空間有限,他們兩人發生衝突,戚晚不可能毫發無傷。這件事非常奇怪,戚晚一定有隱瞞。”

最大的疑點就在這裏,周長生是怎麼從絕對優勢,落到和張大豐一樣下場的?

程爽說,如果秦簡舟的感覺是對的,那麼戚晚才是這裏麵需要付主要責任的那個。起碼她們並沒有殺周長生的動機。周長生為什麼從共犯變成受害者,這件事隻有戚晚知情,興許她還起到推動作用。如果能證實這一點,那黎湘和辛念都可以獲得量刑,而且兩人有自首情節,還提供大量協助線索、證據,當年又是未成年。

說到這,問題又繞了回來。

如何證明?

就算戚晚說出和之前口供不一樣的版本,那又怎麼證明這次的就是真的,她的記憶沒有出現偏差?

後來,江進將這部分討論轉述給黎湘和辛念,讓她們根據對戚晚的了解再好好想想,看有什麼細節遺漏。

辛念和程爽的看法一致,認為是戚晚在玩花樣。

黎湘思考許久之後,這樣對江進說:“江隊,能不能讓我們單獨談一次,不錄像,不錄音,不公開,也不要作為證據。就我們三個人單獨聊一次。”(①關於犯罪嫌疑人單獨見麵,見作話解釋。)

第206章

◎尾聲◎

尾聲

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接受調查的這些時日, 黎湘幾乎與外界徹底斷了聯係,隻見過張律師幾麵。

張律師會將一些消息帶給她,包括姚珹的話。

黎湘表現得很平靜, 問起姚珹的身體, 得知他一切都好。

張律師又反過來問起黎湘的身體,她起初以為是姚珹擔心她吃不好睡不好,精神壓力大, 後來才反應過來, 姚珹連妊娠這件事都考慮到了。

如果有可能, 哪怕隻有百分之一,她能懷孕, 他便可以即刻安排人去辦手續, 盡快接她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