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節(2 / 3)

江進飛快打字:“市局餐廳,八點。”

餘鉞:“到時候見。”

撂下手機,程爽湊過來問:“你也說兩句?”

江進看了看仍在討論的組員,小聲回複程爽:“我說什麼,我覺得都對。按照程序辦事,這是第一原則。但拋開程序,隻說事實,說真相,這也很重要。”

程爽吐槽:“說了等於沒說。”

江進笑笑沒接茬兒,也沒有道出真正的想法——戚晚心裏的鑰匙,在餘鉞那裏。

而且餘鉞一直站在明處,積極配合,積極提供線索,以至於沒有人注意到他一直將鑰匙拿在手裏,從未藏起來過。

第209章

◎尾聲◎

尾聲

不到晚上八點, 餘鉞便見到江進,隨口問起戚晚的情況。

餘鉞的表現和過去沒什麼兩樣,對於女朋友的身體關心很自然, 提的問題也沒有違規。

江進卻說:“我今天去過看守所, 還給她看了你的筆錄。”

餘鉞的目光有一瞬間地停頓,遂盯住江進。

江進任由他審視,直到餘鉞問:“你約我見麵, 是為了什麼事?”

江進回答:“隻是有一些懷疑想要證實。我希望是我想多了。”

餘鉞又錯開眼神, 心裏已經明白江進的指向, 他沒有選擇裝傻,也不打算表態。

江進見狀, 自顧自道:“你可以不回答我, 我先說我的,你聽聽看。”

“要給有精神障礙的犯罪嫌疑人定罪,至今都是司法判定上的難點, 關鍵就在於如何判斷在犯罪的時候無刑事責任能力。如果精神病人在犯罪時沒有發病, 最終還是要負刑事責任, 但會輕判。問題是怎麼證明呢?發病是主觀的, 判定卻是客觀的。以前也有判例,犯罪嫌疑人是急性突發短暫精神病,之前沒有精神病史,偏偏就在案發那幾秒鍾之內, 犯罪嫌疑人發病了,經過司法鑒定隻能免除刑事責任。”

精神病人殺人不負刑責, 並非外界以為的那樣, 隻要醫院給診斷, 或者犯人裝瘋賣傻就能蒙混過關。這裏麵有三個要素, 缺一不可。

首先,必須是精神病患者犯罪,戚晚符合。第二,必須經過司法鑒定程序,戚晚也符合。她的發病曆史和住院材料早已遞交,確認無誤。第三,是目前比較有爭議的一點,那就是在犯罪時要確定戚晚不能控製自己的行為,或者無法辨認自己正在犯罪的行為。也就是說,要麼就是戚晚搞不清楚自己在犯罪,要麼就是戚晚控製不了自己,因此導致悲劇。

照目前的證據來看,戚晚在案發當晚做事說話是有條理和邏輯的,在張大豐和周長生相繼倒下之後,她還給兩人和現場拍了照片,還知道刪除監控視頻中自己的部分。案發之後,戚晚和郗晨、辛念還在雨中商量下一步對策。

如果她當時正在發病,這些步驟不可能完成。不過最終判定還要看法庭審訊結果。

站在江進的角度,他認為這件事已經沒有辯解的餘地,但就在這個時候餘鉞提供了一份筆錄。

餘鉞作為戚晚最親密的人,也是唯一一個有機會記錄下戚晚日常的人,他提供了一份詳細的筆記。

筆記中記錄了戚晚每次發病時的表現,她在精神混亂的情況下還能像是正常人一樣做事說話,當然那種狀態是瘋狂的,可是在過程中卻依然有自己的一套規律,且具備條理性。

清醒之後,戚晚對自己做過什麼一無所知,她的記憶會出現斷片,有時候會記得一些,卻以為那些都是自己做的噩夢。⊥思⊥兔⊥在⊥線⊥閱⊥讀⊥

事實上在戚晚住院期間也曾多次發生過類似情況,出院後改善許多,隻偶爾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