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這般,光欺窮苦百姓,更是可惡。”
“是啊,聽說那邊可憐,青黃不接時,都是拿野菜充饑的。”
“北安伯真是好人。”
“若是咱們大華多一些北安伯這樣的伯爺,百姓日子就好過咯。”
“聖上也賢明,賞了許多給北安伯,咱們城中老爺們便爭相前往祝賀。”
“該祝賀,應當祝賀的。”
北雁郡做官的能去的都去了——自然,那是要收到邀貼的,若是沒有帖子,一些商賈、鄉紳無事了,也驅車前往,就是進不去府邸,在外頭看看也是好的,沾一沾北安伯的福氣。
“聽說那邊果子新鮮,還是北安伯自己的果園子。”
有人聽了便蠢蠢欲動,打聽了方向,還有些讀書人欽佩北安伯大義,三三兩兩結伴往桃花鄉去,若是能見上北安伯一麵那更好了,既是沒有,看看風土人情也是不錯的。
“北安伯夫君還是大名鼎鼎探花郎,聖上封了散士,聽聞文采出眾……”
“即使如此,我也去,等等我。”
因此去桃花鄉的人就多了起來。
從北雁郡城往北走個十二三天就到了,若是趕路急著,十天也行的,這一路也沒什麼大山,多是平原,因為途中去的人多,一問都是去桃花鄉的,結識一二,搭伴前行。
後來人便越來越多了。
北安伯府。
府邸占地很大很大,頂著現在的齊宅有二十多個了,岑越起初看建造府劃拉地盤的時候,還覺得太大,人家官員說不大的,這是伯府規格如此,還說若是在華都內城,是用不了這般大——
華都內城,可謂是寸土寸金,都是皇親國戚。
官員意思伯府都蓋到這邊了,土地也不值錢,好在這兒有一條河,景致不錯,“……伯爺您現在瞧著地方大,可往後,小公子襲爵,再往後四世、五世同堂……”
岑越知道這人是奉承他,可一想五世同堂,如今孩子結婚早,還真有可能,不過那會年歲一大把了,想想就覺得遠。
便由著官員繼續操辦了。
伯府的設計是五進院子,有著北方的居住習慣,比如盤了火炕,還有火牆等,還有南方華都那邊的居住習慣,多以園林景致點綴,每個院子住處都有不同的景致。
像是竹園、菊園、梅園等,還有抱水居、賞雪樓等。
岑越的搬家,被褥什麼的搬進去,灑掃收拾,還有習慣用的家具什麼的,各自的人手收拾等,齊家上下搬了近十天,才堪堪收拾完,安頓好。
而這還沒完。
“伯爺您說笑了,哪能是擺幾桌席。”聞竹姑姑說。
岑越問:“那還有什麼章程?”
“奴婢是知曉內宅事,以前宮裏也辦過宴,前頭奔波的,各種章程步驟細節,那太監知道的比奴婢細。”
齊少扉回來,自是帶了兩個太監一道回來,如今府邸三個太監:程子、四喜、朱二明。
程子跟的是圓月,做了貼身伺候的。
四喜朱二明以前是跟齊少扉,自從齊少扉回來後,家裏地方小,伺候的人多,齊少扉也不愛人近身伺候,太監雖是沒根到底外貌似男子,鄉裏人沒見過,岑越也喜歡用舊人,一時給忘了兩位。
這兩人一直沒跳出來,老老實實的做點雜事,如今府邸蓋好了,岑越聽聞竹姑姑這般說,心想著這兩人此時是想借機邀差事了。
不過這也沒錯,該的。
“伯爺,時下跟以往不一般,府邸蓋好,以後便要有章程。”抱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