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笙一怔,“你說什麼?”
阜陽王繼續道:“他自請除族,已經不是紀家人了,現在應該已經被過繼到了襄王死去的兒子名下了吧。”
以前紀珩既是紀家的嫡孫,又是襄王的外孫,相當於掌握著兩家的權勢,如今自請除族,無異於自斷一臂。
隻是不知道江笙這個女人的價值到底比不比得上整個紀家了。
此時的阜陽王還不知道意圖稱帝的其實是江笙而不是紀珩,他隻覺得江笙在富陽縣過於有威望了,但他沒想到女子稱帝這事,隻覺得是因為江笙出身卑微,而紀珩故意抬高她的身份,意圖日後立她為後。
江笙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阜陽王府的,隻覺得腳步有些飄忽,紀珩居然為了她,自請除族了?
阜陽王府給了她一匹馬一袋幹糧就把她趕出來了,她沒有猶豫,立馬騎上馬就向梧州飛奔而去。
回去的路上花了兩天,待她滿腹心事地回到富陽縣時,仿佛離開了很久很久一樣。
江家人見到她都喜極而泣,抱團痛苦,連江笙這種自以為冷心腸的人都很觸動,紅了眼眶。
“好了好了,沒事了,我回來了。”
她拍著林氏等人的背安慰著。
半晌,她才問道:“紀珩呢?他身體如何了?”
林氏擦擦眼淚道:“別擔心,他身體已經好多了,隻是他在十日前就已經回盛京去了。”
江笙一愣:“他回盛京了?!”
第74章 重逢
半年後。
進入臘月, 天兒冷得很,到處都是白皚一片,很快江家人就要迎來逃荒到富陽縣之後過的第二個春節了。
今年春節卻是和去年有很大不同, 去年江家還是一戶普通的農戶, 心裏記掛的也都是些種地的事,今年江家人卻都忙得腳不沾地, 各有各自奮鬥的領域, 直到臘月中旬才閑下來。
去年過年有紀珩和紀安在, 今年紀珩卻在京城,準備來江家拜年的是李家人。
距離鐵礦被炸後已經過去半年了, 在那之後紀珩和李錦迅速清理了深山大營裏的奸細, 加強了大營的管理,繼續開采鐵礦,同時進一步往周邊縣城吞並, 到如今幾乎整個梧州都在江笙和紀珩的掌控之下, 連隔壁的興州都已成了江笙的囊中之物。
紀珩雖然遠在盛京, 但與梧州的書信不斷,兩人一人坐鎮盛京, 一人坐鎮梧州, 穩中有進地發展壯大著。
而從北方逃難來的難民,多數都選擇了來到梧州安家, 短短半年內,梧州就由原來的人煙稀少變成了人口眾多的地方, 甚至遠超阜陽王所在的滇州。
而江家人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江父江成山江成原負責開荒種地的事, 江成傑和蘇年負責武器製造, 劉滿娘和陳秀雲負責領著流民裏的女性們養蠶織布釀酒,宋堯和弟子們負責提供流民們建房需要的青磚青瓦。
林氏和兩個兒媳婦就帶著人養豬養雞。
官府招募了很多的工人加入, 在整個梧州修建了很多的養豬場養雞場,暗中還飼養著戰馬。
經過一年的準備,他們已經逐漸強大起來了。
而紀珩在過繼到襄王府後,也在慢慢地將襄王府的家業轉到南方來。
快過年了大家終於閑了下來,一架馬車卻緩緩駛出梧州,行走在白雪覆蓋的官道上,向北而去。
駕車的是謝春,跟隨的幾匹馬上坐著的是幾個影衛。
如今謝春已經是李錦底下的一個小將領了,但他聽說江笙要去盛京,自告奮勇地就要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