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是蘇織兒那位過世的夫君能比的,聽聞那人還是因犯了重罪才被流放到的瀝寧,是戴罪之身。
何況那鎮南侯世子還是主動求娶的蘇織兒,將來定會待她好。
見車內氣氛沉悶下來,孫氏幹巴巴地笑了笑,忙將話鋒一轉:“雖然我早便看出世子對我家織兒有意,可沒想到他竟會讓太皇太後賜婚,想是前陣子的春日宴上,我們織兒出盡了風頭,提親的人更多了,他才會急著將婚事定下來,唯恐我們織兒被人搶了去。”
她笑嘻嘻說著這話,然馬車內卻仍是愁雲慘霧,並無人應她的話,少頃,才聽蘇老太太語重心長道:“織兒,那世子知曉你的過往卻仍是願意求娶,對你當是一片真心,是個可托付的良人,祖母相信他往後定會對你……對你們好。”
京城中少有人知蘇織兒曾嫁過人的事,二嫁之風雖在前朝盛行,可到了本朝卻是罕見,世家貴族娶妻反是很注重女子貞潔。
故而縱然有那麼多人上門求親,蘇老太太和蘇岷都沒有首肯。
一則是知這些人心思不正,意圖以結姻親之名攀附毅國公府,並不是真心想娶蘇織兒,甚至不少人家心底其實根本瞧不起她這個在鄉野出生長大的孫女,二則便是不好解釋蘇織兒嫁過人的事。
他們原打算將蘇織兒遠在瀝寧的夫君接進京後,再正式推拒那些上門求親之人,可沒想到那人居然死了,蘇織兒成了寡婦,便更是難嫁了。
何況,蘇織兒也不止這一個麻煩。
他們也詢問過蘇織兒的意思,雖她如今也不過十七歲,但經曆了喪夫之痛後她並未有絲毫再嫁的念頭,見她這般,蘇老太太和蘇岷也不願逼迫她,想著與其讓她將來有被婆家欺辱看低的可能,還不如待在毅國公府,左右他們蘇家也不是養不起。
但不曾想,才下了這個決定,翌日太皇太後賜婚的聖旨就送到了府裏。
見蘇織兒垂首不言,隻雙手擱在膝上將衣裙揉皺了一片,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蘇老太太忍不住提醒:“織兒,太皇太後金口玉言,待會兒進了宮,你隻需乖乖施禮答話,莫要做些不該做的,說些不該說的,惹了太皇太後不喜,明白嗎?”
被看穿心思的蘇織兒微愣了一下,沉默片刻,乖巧地點了點頭。
馬車快出楊柳巷時,隨著“籲”的一聲急呼,竟陡然停了下來,車內三人猝不及防,猛地往前撲倒去。
蘇織兒眼疾手快,忙一把扶住蘇老太太,孫氏是個暴脾氣,頓時不虞地吼道:“怎麼回事!”
馬車外傳來車夫歉意的聲兒,“二夫人,後頭突然駛上來一輛馬車,把我們的路給堵了。”
孫氏掀簾一瞧,果見他們左後側多了輛馬車,楊柳巷狹窄,隻可容一輛馬車通過,若不是此地是去皇宮的捷徑,他們也不會選擇走這裏。
此時兩輛馬車堵在巷子口,除非其中一輛相讓,不然誰也別想過去。
分明是他們駛在前頭,那廂偏偏要往前擠,孫氏氣不過,正想說什麼,隻見那頭一個婆子掀簾而出,昂著腦袋,一副頤指氣使的模樣,卻是先發製人。
“那邊的,奉勸你們好生讓開,若耽誤了我家姑娘進宮,這後果你們承擔得起嗎!”
進宮有什麼了不起的,誰不是要進宮去呢,孫氏正想還嘴,卻聽蘇老太太的聲兒幽幽響起:“讓他們先過吧。”
孫氏難以置信地回首看去,又見蘇老太太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必要在這兒起無謂的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