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府內的事務原本都是由永樂郡主在管的,永樂郡主過世後,大長公主便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更是不能打理這些俗務,沈夫人與沈國公提了一嘴之後就順勢攬下了此事。

而大長公主在剛剛得知永樂郡主身故後,便交代了,要將府上的廚子都換掉,沈夫人雖不解其意,但也照辦了。

隻是後來,謝忽然做了太子,才有大長公主府做久了的老人私下裏偷偷和她說,之前趕走的那幾個廚子那都是永樂郡主特意□□過的,如今的太子殿下最喜歡吃他們做的菜。

沈夫人這才恍然大悟,又偷偷將幾個廚子找了回來。

大長公主卻好似忘記了這一回事,隻是問了這一句,就有微垂著眼,不再說話,這才讓沈夫人鬆了口氣。

這麼多京中達官貴人都在的場合,這事若是叫人知道了,她這國公夫人的臉麵可就真是掛不住了。

沈星酌則是俊眉微蹙的看了自己母親一眼,一旁的沈星月感受著桌上凝重又尷尬的氣氛,不由縮了縮脖子,也看了謝稹一眼,隻是眼中同情之色慎重。

三年前,小姑姑故去的時候她還小,並不清楚小姑姑具體的死因,也沒人會與她細說。

他隻隱約聽說是小姑姑到宮中看望那是還是六皇子的表哥,卻因為一場宮中意外失火,葬身火海。

在她看來,估計是家中的人因此將小姑姑的死牽怒於表哥,這才在這幾年與表哥的關係極為僵持。

尤其是自己親哥,據說當年差點提劍刺殺表哥。

沈夫人見場麵又陷入詭異的沉默,許多前來的賓客已經好奇的看向這邊,雖然不敢大聲議論,但那眼神也讓向來在人前頗中顏麵的她十分難受。

她不由隱蔽的拉了拉自己夫君,定國公沈鄄的袖口。

沈鄄也意識到了氣氛的不對勁,自家人再大的恩怨,也不能在母親壽辰的當天被一群人看笑話。

他輕咳了一聲,請示道:“母親,可以開席麼?”

大長公主麵色不變,也不回應。

沈國公尷尬的又清了一下嗓子,隻當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他高聲宣布道 * :“開宴!”

頓時門外婢女們流水一般的湧進大廳,人雖多卻絲毫不顯雜亂的為眾人擺膳。

席麵上好,賓客們也漸漸放鬆談笑起來,陸續有人到大長公主的身前賀壽送賀禮,隻是無論是多貴重的禮物,多尊貴的賀壽人,大長公主都是一樣的神情木然,毫無回應。

路氏觀察著賀壽人的身份,瞧著差不多了,就對薑函秀使了個眼色,母女幾人便跟著上前去。

“臣婦承安候府薑路氏,給大長公主殿下,太子殿下請安,恭祝大長公主殿下千秋永駐,壽比山長!這是臣婦女兒親手為殿下繡的賀禮。”

薑函秀手捧著一卷佛經站在路氏身側,聽到這裏羞澀的笑笑,上前將手中經卷遞給沈夫人。

她聲音輕柔的道:“這是我與母親特意到寺中請得道高僧加持過的佛經,也是我親手繡製,我繡製時便想著願殿下能夠平安喜樂,希望佛祖能看到我的誠心,保佑殿下。”

說完,她有些羞澀的低下了頭。

沈夫人將佛經遞給了大長公主,老人卻依舊不抬頭。

“你也算是有心人了。”

沈夫人早已習慣這場麵,誇讚了一句後,她就將經書又遞給了後邊的婢女,示意收起來。

薑函秀忙活了小一個月,卻隻得到這樣一個評價,不由覺得有些失落。

但她也不好表現出來,隻是目光輕瞥到坐在一旁的太子身上,心中帶著一絲期待。

自己這般有新意和誠意的賀禮,應該能搏得太子的另眼相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