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1 / 3)

是那種昏庸的皇帝。

不過他自然沒有忘記楊雲清將此物獻上來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用這水泥修建長堤大壩的確是得天獨厚,而且還能縮短工期。今年用上水泥之後,建成堤壩將洪水擋住之後,那些洪災水澇泛濫之地比起往年必能減少八|九分的損失,百姓也可少受一些流離之苦。

現在乾寧帝他對楊雲清這個臣子是越看越滿意,而且加之他還是駙馬,這在他心裏麵就又近了一層。看來這是上天的旨意,讓他在位期間得一能臣啊!不知道這以後楊雲清還能帶給他多少驚喜呢?他現在對於這個愛卿是寄予了厚望。

現在水泥已經成功造出來了,於是這隔日乾寧帝便在朝堂上宣布了這件事情。

“得此奇物,遠在沔陽的楊愛卿可謂是居功至偉,這也算大功一件,功勞朕就先記下了,待楊愛卿回到京城之後,朕再論功行賞。”

乾寧帝早已打算等楊雲清回來後便給他升官的,這連官職他都給想好了,雖然連跳幾級跨度有點大,但是楊雲清這次立了大功,想必這下麵的百官也不敢說些什麼。

下麵眾人之前在乾寧帝將工部眾人召見進宮的時候就知道肯定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發生,隻不過之前那幾天一直沒有消息傳出來。現在事情一宣布,果然是件不得了的大事。雖然現在還沒有見到實物,但是僅憑陛下的描述,他們也知道此物的重要性。

楊雲清當時隨方子一起送到京城之後的還有奏折,他裏麵也是提了幾點建議的。乾寧帝他看完也確實覺得這幾條建議不錯,若是按照上麵說的,的確是可以短時間之內使國庫充盈起來,而且還能不花費分毫,就將官道修好。

楊雲清提議的是,將水泥方子賣給商人,準其自行建廠生產,但是卻有附加條件,若是想買到方子,就必須承擔一部分官道的修建。

這樣一來,在將水泥方子賣給商人大賺一筆充盈國庫的時候,還能借此機會,不費分毫將官道給修好。如若不然,這官道早晚也是要朝廷出資去修建。

而且楊雲清還在奏折裏麵建議,采取饑餓營銷的方式,這第一次隻有二十個名額,而最後其他沒能得到名額的商人,隻能等到兩年後了,三年後的時候再來五十個名額。

而楊雲清也不擔心那些商人會因此而就放棄了高價購買水泥方子,因為有句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有了水泥,這以後各地必然都會開始修路,這水泥在此發揮的重要性可就大了。而這個時候,能從中獲取的利潤也就更大了。

現在是誰先得到這個水泥的方子,誰就掌握了先機,單就這前三年,這能賺到的銀子就是一個不菲的數字。那些商人又有幾個是傻的,會算不出這個賬。

所以自一收到消息後,就迅速趕到了京城,去競爭這二十個名額。因為這些商人來競爭的太多,最後硬是炒到了每個名額二百萬兩的地步。

這最後勝出的商人,在大周朝也都是叫的上名號的,不然哪有這個家底。而其餘的商人隻能慶幸,還好朝廷說了,三年後還有第二次的機會。隻不過他們現在卻有些擔心這三年後水泥方子會不會比現在的價錢還要高。

而當時乾寧帝會采用楊雲清的建議也是有原因的。這若是朝廷將水泥像鹽鐵一樣收歸官府經營,采取官產民銷的模式,這其中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樣一來,每年能生產出來的水泥產量那是大大降低,想要將其普及的困難性也是大大增加了。所以倒不如直接讓那些商人去生產,這樣還能不費一分一毫將官道也建好了。

待楊雲清他那邊收到京城那邊陛下的旨意之後已是開春時了,雖然現在隻是對他口頭嘉獎一番,但是早已暗含了待他歸京之後便會提拔的意思了,楊雲清對這個結果還算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