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智商不夠,所以他隻能小範圍的無限的給家庭成員洗腦,來鞏固自己的權利,享受至高無上的‘尊榮’。”

  “寵愛你姐,是因為群體中,必須樹立典型。以此來做出對比,你不管做什麼,都是你做得不對……”

第176章

  “有對比,就有差距,人為的拉開差距,從而逼迫達不到標準,也就是不受寵的那個付出更多。”

  “就像紅豆、黑豆和黃豆,如果隻對黃豆好,不管黃豆叫喊、撕咬家具,甚至是咬人,都給黃豆獎勵。不管紅豆和黑豆做什麼,哪怕隻是左腳邁進門,也要怒吼懲罰一番。”

  “久而久之,紅豆和黑豆就會一邊羨慕黃豆,一邊小心翼翼的麵對懲罰自己的人,害怕自己做錯事情,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特別小心翼翼,又特別期望得到獎勵,就更加小心翼翼的做事。然而訓練他們的主人,需要讓紅豆和黑豆一直保持這樣乖巧聽話小心翼翼的樣子,於是這種模式就會持續下去,並不會因為紅豆和黑豆變得優秀而改變。”

  “也就是說,這種模式一旦形成,除非死,絕不可能改變。”

  許錦棉說這些話的時候,語調平平,整個人看上去都特別殘忍。

  他在用這種方法暗示李元:永遠不要希望李不群、張梅鑫,甚至是李晶瑩能改變,也永遠不要希望他們能真的給予正常的家庭中的溫暖和愛。

  隻要這種模式形成,就永遠不會改變,永遠。

  “老師,那我……”李元看了眼許錦棉,又看了看齊長青,似乎有點明白了。

  “你小五叔用二十年來脫離曾經的生活模式,而你……很幸運。”許錦棉輕輕笑了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齊長青,“你遇到了我。而我,在遇上你小五叔之後,就幾乎成神了。”

  具體怎麼成神的,許錦棉卻沒有說。

  但他不說,在場的人也未必不能知道。

  不過顧知巫倒是知道一些。

  他比許錦棉小 ,比李元年紀大,很小的時候就跟著許錦棉了,按照現代說法,是跟著許錦棉學知識,按照過去的說法,就是小時候就拜師學藝了。

  “老師十九歲那年,我才幾歲,隻是依稀有些印象。”

  “老師把家裏所有生意都停了,召集大家開會。”

  當時顧知巫年紀還小,隻記得那些一個個道貌岸然的人,聽了許錦棉的決定之後,都一個個的如喪考妣。因為許錦棉說以後不會再幫家裏收拾爛攤子,包括擴展生意之類的事情,也不會再參與,他要去研究別的東西。

  家族的人攔不住,隻能眼睜睜看著許錦棉離開。

  許錦棉先是帶著顧知巫出國,從頭開始念書,學的是曆史專業。

  大學畢業之後便直接回國,又從頭開始,學的還是曆史專業。

  曆史專業畢業之後,許錦棉又讀了民俗、農業、生物等等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專業,不過他都學得很好,在各個圈子裏都有不低的地位,以至於後來大家知道他混了那麼多圈子之後 ,都覺得他是神。

  看上去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學的亂七八糟,雖然也有不少成就,但許錦棉最終選擇的研究課題卻讓很多人都大跌眼鏡。

  這樣優秀的人才,竟然去研究種田。

  “老師研究過很多類似靠山村的村子,還去走訪過。”顧知巫透露,“回來還寫過論文,也得了獎,不過老師不想公布出來,這些消息一直都是封鎖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