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1 / 1)

是要做些編撰或是編修文史的活兒。”

顧成禮若有所③

永福公主轉了轉眼珠,盯著景煕帝,撒嬌道,“兒臣喜歡讀書好的,那至少也得是個探花郎才行!”

永福公主自幼宮廷出身,自然懂得察言觀色,知道她父皇若是鐵了心不成全她,那她便是再鬧也沒用,還不如趁此提個條件,既然顧成禮這個狀元郎她嫁不得,那補給她另外一個會讀書的總可以了吧。

能考上探花,還年歲輕尚未娶親,這樣的人可不多,但是景煕帝眼睛一轉,就應下了愛女的要求,“放心,朕允諾你,到時候必然必然給你找一個探花郎。”

……

顧成禮不知道自己險些成了駙馬,等他搬完家後,在家中辦了一個小小的喬遷之喜的宴席,隻請了李秀才與趙明昌等人,便是傅茂典與嚴遲瑜那裏,也不過是派傅五去通知了一聲。

好讓他們知曉如今他挪了一個地方,若是有事要找他,也能找到人。

喬遷宴是設在家中,因他隻有傅五這麼一個幫手,吃的菜肴都是從酒樓裏訂好裝食盒裏帶回來的,故而也不需要花費多少心思,連碗筷都不需要清洗,便會有人上門來取。

顧成禮感歎著這京城裏生活果真便利,若是有銀子,這日子就過得相當愜意,不過總是從酒樓裏置辦飯菜終歸不是長久之計,這京城的物價不便宜,總是讓酒樓的人上家中來送飯菜,一次兩次還好,日日如此,定是會有話聲傳出。

而顧成禮如今身邊隻有一個傅五,雖然很能幹,但對庖廚之事卻是真的不行,看來是時候再往家裏添置一兩個會做飯的下人。

他將這事記下,然後便拿了銀錢給傅五,讓他來著手安排。

傅五是當初傅茂典調.教好的人手,在各方麵都很精通,顧成禮一直用著很趁手,如今他考了狀元馬上要入朝為官,隻怕日後處理瑣事的時間會更少,顧成禮心裏尋思著,想要將傅五培養成管家,將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他來看著。

傅五據說原是無父無母的一個孤兒,如今他手裏握著傅五的賣身契,倒是不用擔心他會不會做些背叛的事來。

在殿試揭榜後沒幾日,顧成禮便收到了宮中讓他前去參加瓊林宴的旨意。這瓊林宴的由來已久,在每歲殿試之後,皇上便會賜下宮宴來獎賞新進的進士們,因這宴會是在皇家園林中舉行,而這園林又名瓊林苑,故而就是“瓊林宴”之稱的由來。

這瓊林宴是在皇家園林裏舉辦,卻不是在宮城裏,顧成禮這日一早就起來,五更天後,就與李秀才一起收拾好著裝,然後讓人套了馬,就出城去。

瓊林苑在京城外麵,皇城腳下的土地不僅貴,還非常稀缺,大周立朝已有百年,京城裏的人口越發多而擁擠起來,大周皇室多次開口鼓勵百姓朝官,將宅子搬去京城以外之地,京郊多空地,且地價相比城內堪稱是低賤,何不搬到城外去居住。

這朝臣百官往往是一人在朝中為官,便帶著一大家子蝸居在京城裏,若是家有恒產能置下一個大宅子倒還好,若不然這京中住得也不甚痛快,那麼多的人口擠在一塊,能舒坦得起來嗎?百姓就更是如此了,連在朝為官之人尚且沒有,何苦要與朝臣一起擠在京中背負著沉重的物價呢。

偏生曆代皇帝的勸誡效果不是很管用,世人大多數都是趨名附勢之心,這京城中住的都是貴人,仿佛住在這裏就沾了貴氣,哪怕再不舒坦也不樂意搬。倒是皇室沒得辦法,隻好做個帶頭作用,將皇家花園林子都建在城外,幾位公主皇子的府邸也建在外頭,等成年搬出宮,想要來看一下親爹親媽都不容易,坐著馬車都要好幾個時辰。

顧成禮與李秀才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中,被顛來倒去,原本想的那些心思都被顛散了。這馬車是他們入京後,傅五隨手在街市上買的,比不得江南老家經他親手設計、然後由顧老爹他們打造出來的馬車舒服,連這防震效果都要比前者差很多。

顧成禮打算等他閑下來,就再重新設計一份,根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