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1 / 3)

李玉溪此刻定是要有好些話要說,隻是他卻止住了李玉溪要進屋的步子,“再等等,還有人未到。”

顧成禮說的未到之人便是趙明昌與許敬宗,他們二人是與他一起乘船南下,隻是到了同安縣的碼頭後,顧成禮便換上了欽差官服,同安縣衙還派了專門的轎子來接人,趙明昌與許敬宗卻是不便與他同乘一轎,便讓顧成禮先行一步,他倆等找著轎夫,再跟著過來。

李玉溪聽了也沒意見,隻是目光暗戳戳地掃向那一排立著不動的佩刀侍衛,想要上前去瞧瞧又不敢的樣子,故而在顧成禮身旁期期艾艾,可顧成禮卻不知他心中所想,還在為這些人的吃住發愁。

他帶來的這些禦林軍有三十來人,李家院子不算大,若是將這些人全都安置在這裏,那就相當擁擠,可這些人是要貼身跟著他的,若是讓他們去住驛站,那顧成禮便也要跟著過去了。

李玉溪聽了顧成禮的想法後,連忙開口,“住得下,住得下!”

“如今我爹娘都去京城了,留下的仆人也不多,便是讓這些人全都安置下來,也是可以的!”

顧成禮有些遲疑,“這些人每日的吃食用度,皆需要人伺候著……”若是李家仆婦多數都搬去了京城,光是連夥食都照顧不來吧。

李玉溪一咬牙,“可以的,我待會兒往隔壁家借來兩個粗使仆婦,保證能讓大家都能吃飽!”

等著趙明昌與許敬宗二人來了後,這一行人才入了院子,李玉溪已經讓人備了膳食,舟車勞頓數日,如今有了一個歇腳地,用完膳後,眾人歇息一番,恢複了精神氣後,才在李玉溪帶領下,一道兒去他那小莊子上,而趙明昌與許敬宗二人這時才知道顧成禮這番來江南究竟是何事。

他們一直都知道顧成禮讀書厲害,想法也比常人要來得多,沒想到居然還不聲不響地找到了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很是一驚。

哪怕顧成禮說,這增產稻是李玉溪努力的結果,但是趙明昌二人心裏都有底,這件事背後定然會有顧成禮的身影,就像上次那《國風》一樣,李玉溪與趙家隻是顧成禮身邊的既得利益者。

李玉溪沒想到師兄竟說這水稻是他弄出來,明顯一愣,明明當初這試驗田是師兄與他說的啊,他開口就想解釋,如今皇上都派了欽差過來,可見上頭對此事的重視,他覺得自己有必要說清楚,免得會搶占了師兄的功勞。

顧成禮卻搶先一步開了口,“當初我不過是提了些許建議罷了,從頭到尾不都是師弟在忙活嗎?”

李玉溪一臉糾結,“一開始時明明是師兄在忙活……”況且這建議可遠比他做的那些要重要多了,但凡是將建議給旁人,旁人也是可以做出,但是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提出顧成禮這樣的建議。

顧成禮笑了笑,並未作答,當初選擇讓李玉溪來做這事,未嚐不是為了送他一場造化,也算是對李秀才當初的教導之恩的報答。

顧成禮本人對這些名利不是很熱衷,隻要能幫到這大周的百姓,他的初衷目的就已經達到了,至於皇上給不給賞賜,他的態度是無所謂的,若是皇上要賞賜,他自然是會接著,而皇上若是沒有表示,他也不惱。而他選擇將李玉溪推出擋在自己前麵,一方麵是為了送他造化,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自己好,他若每次都弄出很多大動靜,到時候隻怕有不少人心裏都會念叨。

如今這樣,別人可能也會念叨,當李玉溪等人也會替他分擔些。

那跟著過來的禦林軍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並未聽見顧成禮等人的議論,他們在路上攀談這會兒功夫,已經到了李玉溪的那個小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