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照亮了眼前小路。

“徐相,七哥……”衣服濕透了,我沒忍住,抬頭打了個噴嚏。

“太子仁懦,受製章家,不宜儲君之位。他是你哥哥,我不會害他,”徐君逸替我擰幹長發上的雨水,“大婚前太子送過你空錦盒子?”

“七哥曾往盒子裏放過送我去江南的假路引,他在問我是否後悔留在長安嫁給你。”

徐君逸眉頭蹙起,“一個盒子就能知曉彼此的心意,這就是雙生子?”

他話裏透著古怪,我眨眨眼,“徐相又吃醋了,七哥的醋也吃,好沒意┇

“卑職來見徐相是為了兩件事,”郭子陽打開第一份奏章,“下月初三太子大婚,章太傅上書,要求由左金吾衛將軍帶領八百禁軍護衛東宮。”

徐君逸的相府軍常年囤兵城郊西山,按祖製,披甲執銳者非詔不可入內城,前一次進來,還是柔然碩親王的獻俘儀式。禁軍總人馬不到兩千,統管內城安全,負責保衛大明宮中的皇帝後妃,是內城唯一可調動的軍隊。其中,禁軍左金吾衛將軍是外祖章籍的七女婿。

“無礙,東宮大婚時,章氏族人及王公貴族盡數出席,太傅顧慮的是。”徐君逸看似隨意地將奏章放在桌上。

郭子陽放下茶盞,謹慎開口道:“第二件,是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試藥。聖人既未下過明確旨意,就沒有亂抓人的道理,卑職現已將為首的景川侯府家奴關入大牢。”

徐君逸點頭,笑著稱讚道:“郭大人練達端方,老成持重,朝臣罕有能比者。”

郭子陽離開前,起身望向我藏身的紫檀屏風,猶豫道:“卑職還有第三件事情要向徐相請教。”

徐君逸放下茶盞,做了個請的手勢,隨意道:“郭大人不用遮遮掩掩,有話盡可直說。”

郭子陽年近五十,在天子腳下的長安縣一待十年,為官謹小慎微,他忖度著用語,終歸開了口:“一名男子酒後在平康坊失手打死了人。”

“郭大人糊塗,長安每月這樣的事不少,按律辦了便是,”徐君逸看出郭子陽麵露難色,了然道,“莫非他是哪位公侯府中之人?”

郭子陽忽地跪在了地上:“犯人自稱,養母為瓊華公主的貼身嬤嬤桂氏。”

屏風後,我突然感到手中茶盞燙的驚人,失手摔在了地上。

第四十一章 嬤嬤

郭子陽對我在屏風後的動靜置若罔聞,孤零零地俯首跪在議事堂中央。

“幸而由子陽提起,”徐君逸上前兩步,親手將他扶起來,“公主府在長安一貫引人注目,不知此事背後可有他人插手?”

郭子陽聞弦歌而知雅意,忙不迭地答道:“卑職已調查清楚了。犯人是北市延祚坊出名的桂九郎,因家中排行老小,父母溺愛,從小不務正業,長大後手腳不幹淨,且好賭愛嫖,上個月認了宮中出來的嬤嬤做養母,手中多了一二百兩銀子,自稱、自稱是公主與徐相的兄弟,要包了平康坊的嫣紅姑娘。”

他邊說邊留意徐君逸的神情,這案子要按下來簡單,被打死的人隻是個商人出身的紈絝。郭子陽是天頌四年的二甲進士,宦海浮沉多年,前有座師看重,後有好友拔擢,依然沒從六品官的位置上挪動,已過知天命之年,他不是不懂世故,唯獨內心有道底線一直跨不過,“嫣紅姑娘是平康坊的頭牌,一個月的脂粉銀子就要三百兩,桂九郎錢花光了,喝了大酒與其他恩客爭吵,一時失手釀成大禍,並無他人挑唆。卑職也是在調查期間,發現他吹噓的嬤嬤桂氏確有其人……”

“子陽查案心細,”徐君逸平靜地拿起茶盞,“此事容後再議。”

郭子陽不敢再說什麼,在小太監的引導下埋首退下。我從紫檀屏風的間隙裏,隱約看到他陳舊的官服。

“徐相,”我從屏風背後走到徐君逸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