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火燒烏山(1 / 2)

隨著陳章帝的即位,方夫人開始大施民政,天藍將軍與北海將軍見方夫人施政為民,沒有過於攬權。也就放心領兵把守黃河,方夫人將光帝強征來的兵士們放了一大半回去務農,留下一些青壯年交由自己的娘家小舅魯豐訓練。這時候的陳國總兵力十一萬,國土轄三十六縣,上有黃河,下有長江,西有巫峽,東有大海,戰火平熄,耕種開始慢慢的恢複。

陳國終於變的不再強大,龍安的勢力足可以與順王周稚或陳國一拚。經曆了兩位皇帝的死,陳國與周稚之間已經不再可能複合,江北成為三足鼎立的局麵,不知道蜀地川將軍看到這一幕會做何感想!對於這位互有盟約,又素未蒙麵的川將軍趙言我與諸將都想見上一見。

在我們隔岸觀火的時期,龍安州內被國相張鬆與叔父弄的渙然一新,許多地方鋪設了新的石路,以前戰亂摧毀的木橋、民房也都恢複如初。龍安縣內又出現了商賈往來,百姓們有的開始做起小買賣。布莊、麵攤、客棧、酒館都相繼開業。連兵士們都換上新的兵服,拿上了新鍛造的武器。

這一切讓我與裴遠先生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近日與裴遠先生議論戰事的時候時常可以聽見裴遠先生對叔父與張先生的讚譽之詞。就連毛河也穿著新發的盔甲到我這裏炫耀,就差拿出兵器給我演練一番了。不過還別說,五大三粗的毛叔穿上這量身定做的盔甲還真有點將軍的意思。

天氣逐漸轉涼,我每次主持政務完畢出來看著依舊熱火朝天的龍安州,自豪感油然而升,總歸不負龍安百姓給了他們一個安定的家。但是能維持多久呢?我盡力而為吧。

華夏二十年十月十一日,烏山將軍夏三哥與國相張先生同時傳來戰報“周稚率兵四萬,紮營烏山以東四十裏。目的不明。”

現在這個時候,任何人提到周稚都會不自主的生出一股懼意,此人心之歹毒,用計之狠加上博學多才,一切仿佛都被他運籌帷幄,天下人都不願與之為敵。我立刻招裴遠先生與諸將來議。

周稚的動作,讓所有人都不解。四萬兵馬想要攻破烏山無疑天方夜譚,夏三哥在烏山領兵六萬守著,周稚就是十萬大軍,憑夏三哥的能力,我相信周稚定敗。但麵對周稚這樣的人不得不防,眾人商議,給烏山增兵四萬。由毛河率軍前往,裴遠先生監軍,務必守住烏山。

周稚的四萬大軍駐紮烏山四十裏後一直沒有動作,隻是將四周樹木鏟平,讓我方諜軍無法隱身探視。並派出十幾哨四處巡邏,張先生麵對如此嚴密的巡視,也放棄了對順軍的諜探。一時間誰也不知道這四萬大軍在幹什麼,隻知道他們駐紮在那裏沒有撤退。順字大旗幟遠在數裏外便可看見。

我每天都與張先生商議,期盼著張先生對周稚的熟悉能看出周稚又要耍什麼陰謀。張先生隻說以前一起從師,都是分上下日來教,兩人互相都不知道對方所學內容。對周稚的行為也無法猜測,不過有裴遠先生與夏三哥守著烏山。周稚就是出什麼我們想不到的奇謀,也難以破烏山天險。

華夏二十年八月二十三日夜半,守夜的親兵王選急衝衝的跑到我的寢宮外喊到:“王上,烏山開戰了!”這幾日我每天操心烏山戰事晚上都是夜深才睡著,王選跑進來的時候我早已經翻身起床,聽到烏山開戰的消息我衣服也顧不上穿衝他喊:“傳張先生!”

等到張先生趕來的時候我已經知道了周稚的計謀,火攻!眼下正是轉秋時節,烏山雖然樹木稀疏,但更利於火勢迅速蔓延,烏山水源並不足,這大火無疑是滅頂之災。我們都以為周稚會出奇謀,卻沒曾想到是火攻這麼平常的辦法。周稚定是認為我們對他顧及已深,不會料到他采取火攻,此人真是洞徹人心,用計之神,無人能比。

麵對周稚的火攻,我正欲派兵前往增援,張先生將我攔下:“周稚火攻雖猛烈,但裴遠先生臨機之變定有方法破解,就算周稚衝進烏山,也要麵對我方十萬大軍,有夏三將軍坐陣,周稚難以討好。王上請安之,靜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