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節(1 / 3)

中說,早在那批中原人來到這裏的時候,這座島上就已經有居民了。

得益於此這批海村的人免於親近結婚的問題,而且通過多年的融合後,島上的人基本都會兩種語言,一種是島上的原住民語言,一種“中原官話”就是林不羨他們也能聽懂的那種語言。

林不羨他們一行總共幾百人,有番邦水手,有雲安的舊部及家眷,林不羨的暗樁,自願跟隨的淟州漁民,還有雲安在沿途收容的被戰火荼毒,無家可歸的燕國百姓……以及暗樁的家眷。

登島的時候正好趕上島上的一場近乎毀滅災難,席卷全島的疫病正在蔓延,島上的人幾乎沒有幸免。

好在隨行有兩位大夫,白大夫醫術精湛又得玄一道長指點,寧安王府大夫的醫術自是不必說,二人經過診斷發現島上人患的是燕國比較常見的一種疫病,二人均有治療這種病的經驗,再加上雲安未雨綢繆采買了大量的藥材放在船上,所攜帶的藥物足夠配製特效藥。

在林不羨的建議下,藥材包被投放到了所有的水源裏,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全島幾千人救回了九成。

大概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林不羨一行人被島上的人所接納和認可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後來林不羨慷慨地與島上的人分享種子,一同開墾山田發展種植,此舉大大緩解了島上幾近斷裂的生態鏈,由於這裏幾乎沒有與外界溝通的渠道,許多燕國常見的作物因為自然災害或者土地養分不足的問題都“滅絕”了,雲安裝到船上的種子,在這座海外孤島上播撒下了希望。

之後,林不羨又發揮了自己在建築上的天賦,操刀設計出大量圖紙,為島上興修水渠,水車,各色建築,等等。

林不羨在眾人心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島上的一些最原始的住民甚至覺得林不羨就是傳說中的女神,來挽救他們的。

再加上擁有燧發槍的周六等人的蓄意造勢,引導,林不羨很快就成為島上公推的頭領。

林不羨沒有選擇走封建稱帝的老路,而是選擇了自己在寧寧那兒看到的曆史中的“君主立憲製”,一經提出便得到了廣泛的響應。

經過數年的奮鬥,島上的糧食儲量,人口,抵禦台風的能力,各項物資儲備都呈直線上升。

截止到雲安來到這座島上,林不羨也早已完成了“立憲”之事,她親自將集思廣益的憲章整理出來,還發起了數場公投讓大家決定自己篩選整理出來的這些憲章是否具備法律效益,又經曆了幾次增添刪改後,憲章終成。

林不羨命人把憲章的內容刻在二十一塊石板上,立在廣場最醒目的位置。

島上每個月都有“普法日”故此人人懂法,島內治安良好,執法透明,司法公正公開,林不羨還成立了侍衛隊,由周六擔任侍衛長,負責保護她們安全的同時,也維護島上的治安。

成立了最高法庭,對觸犯憲章的人進行量刑處罰,大法官由雲鹿擔任。

目前島上已經成立了多處行政機關,一切都朝著欣欣向榮的方向進行著。

如此這些,光是作為一個聽眾雲安就已經心潮澎湃了。但林不羨這個敘述者卻很是平靜,就像是在捧著一本書讀給雲安聽一樣,書中的一切都與自己無關,比雲安更像一個“聽眾”。

島上的一樁樁一件件,大事,小事兒,林不羨都記得非常清楚,有些能詳細到具體是哪天發生的,什麼天氣,大概都有誰參加了,這些話若聽在旁人耳中大概會被林不羨異於常人的記憶力所折服,唯有雲安聽的心都跟著顫唞起來,她將林不羨攬在懷中,疼惜道:“很累吧?”

在雲安麵前,林不羨永遠不是那個運籌帷幄的女皇陛下,她隻是一個女人,一個依靠在自己愛人、妻子懷中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