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怡拿過另一瓣,沾了沾醬油塞進嘴裏,隻是細細咀嚼,看起來神色平靜,也沒說好吃,也沒說不好吃。
“阿姐,味道如何?”大滿好奇地問。
林子怡抬抬下巴,“自己嚐。”
大滿還不動。
薛錦接著拿過一瓣,照著林子怡剛才的做法,也塞進嘴裏。外麵的蛋清入口即碎,蛋黃更軟,帶著股清新鮮醇,鹹味中又帶著股甜,讓人回味無窮。
大滿一看薛錦吃了,立馬將那瓣填在嘴裏,還沒咀嚼幾下,伸手就要向最後一個探去。小荊眼疾手快才搶回來。
那天晚上他們四個人隻喝了白米粥,沾著醬油吃了六個皮蛋。林子怡沒有製作太多皮蛋,所以當天晚上又做了三缸埋在土裏。
第34章 結仇
近些日子, 人們都說都門大街的林記食肆風頭大起。
首先是讓人喝了就難忘的皮蛋瘦肉粥,充滿米香和肉香的濃粥中有剁碎的皮蛋,一口下去清酥香醇、甜中帶鹹, 喝到胃裏那叫個舒服暢快。
皮蛋瘦肉粥一時盛行, 都門大街上本就人流如織, 這幾日林家食肆不到午時就排起了長隊,排到前邊的人喜氣洋洋,排到後邊的愁眉苦臉,無端對前邊的人生出些怨恨。
誰知他們何時能吃完?
食肆地方有限,有些富戶雇人幫忙占座, 等這群紈絝到了, 在店裏吃菜喝酒,屁股如同粘在了凳子上不挪半分。
林子怡也有些發愁,她有了充足的銀錢後便雇了兩個小廝。
食肆裏的雜事兒好歹不用太過操心了。
但是麻煩事總是層出不窮的,前些日子有人連著占兩張桌子,後來才知道是幫富戶占的, 這桌子沒人敢碰, 富戶姍姍來遲後吃飽喝足走了, 店也該關門了。
後來她開始發牌子叫號, 倒是沒人再占用兩張桌子了,可是富戶雇人占位子這種事卻屢見不鮮。
林子怡正愁著這事兒, 來鳳樓愁的卻是人一日比一日少,偌大個館子越來越冷清, 不僅是普通百姓, 連很少出門的富戶也都去了林家食肆,要知道以前就算是富戶出門吃飯,也得在來鳳樓才端得起自己的身份。
現在人們無論富貴貧賤, 仿佛紛紛不避諱,全去了林記。
對比起林記的熱鬧,來鳳樓更顯得日薄西山了。
粥算是一件大事,更揚眉吐氣的是現在朝廷派來的石匠都喝著林家食肆的茶水,聽說茶水方子也是林記提供的。茶水甘甜可口,解毒敗火,邊關的勞工為了這事兒沒少感恩林子怡,來林記的人也都誇讚老板娘菩薩心腸。
一開始有人說是林氏腆著臉非要將方子送給人家,因為按照這方子煮出來的茶水極其好喝敗火,如果真要錢應該價格不菲,可林家掌櫃的居然主動送了,這不是想抱朝廷的大腿是什麼?
結果第二天,總工頭楊二親自辟謠,是他親子跑來問林姑娘要了方子,人家施惠地給他。
林子怡提起這件事很是雲淡風輕:“方子嘛,是沒要錢,但也不是我腆著臉送過去的。”
楊二聽了後更是火急火燎地提了些燒酒和幾隻活雞上門謝罪,林子怡都拒絕了。
來鳳樓掌櫃的郭兆聽了這事兒更是氣急敗壞,怎麼風頭就都讓一個乳臭未幹的小丫頭搶了呢。
楊二雖說是個粗人,但也是朝廷委以重任的人,邊關這些工事都是他負責的。想當初,每次完成一項浩大的工事,朝廷就會派來不少官員督查,這幾天往往是來鳳樓最紅火的時候。因為楊二天天帶著形形色色的人來這裏吃酒,有時隻是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