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跟進計劃後,他拒絕了紀錄片的攝製,隻要一家媒體做文字報道。各路記者紛紛自薦,於燕已把最新版診療方案吃透,加上之前打下的基礎知識,很快引起吳易謙的注意:“要是有突發倩況,你能不能上手幫忙?”
“不能。我不專業。”
“那你進去幹什麼?”
“記錄,保證不添亂。”
吳易謙看了眼宣傳部的領導,又衝她點點頭:“你來吧。”
風相拿下全程獨家,於燕和陳越也獲得了進出許可。吳易謙的團隊做事雷厲風行,吃飯開會像行軍,治病救人像打仗,兩個人第一天叫苦不迭,但後無退路,隻能咬牙跟上節奏。
他們進遵守製度,出配合管控。吳易謙每晚十點下班,他們回到住處也是深夜。這天,陳越整理完素材,見於燕趴在對麵的桌子上:“不跟蔣醫生交流感情了?”
“太晚了。”
他伸了個懶腰:“這邊收了尾,要跟老李報告吧。小梁他們在幹嘛?”
“采訪誌願者。”一線之外,還有出租車司機、快遞員和外賣員穿梭在大街小巷。他們聯結成網絡,像交織的血管,給這座停滯的城市輸送力量,“另外一組在社區,記錄工作人員的抗疫日誌,也很辛苦。”
“嗯,希望苦日子快點到頭。”陳越合上電腦,“我聽說下周嵐城醫院要派第三批醫護過來,有一百多人,會整建製接管第三醫院的ICU。”
他感慨:“還是有錢好啊,我看嵐城晚報發的消息,這次光有創和無創呼吸機就有十來台,還有高流量氧治療儀,一台ECMO,都快趕上省一院了,真是捐錢又捐人。”
於燕悶聲:“說法有誤啊,物資不一定全捐,人一定是借的。”
“對對對,人是借的。”陳越起身,見她還趴著,“累了就去睡。”
於燕直起身,不知怎麼頭有點暈:“你給我泡碗麵吧。”
“又吃麵。白天的營養餐怎麼不見你有胃口?”
“我想吃點辣的。”
“你自己泡吧,我要去洗澡。”忙了一天,最舒服的就是從上往下澆熱水。於燕央他不動,走進廚房拿了泡麵,腦子裏想的是接下來的打算:去完臨時醫院,她要把重點轉到普通病房;醫療物資的困難緩解,醫療廢物的處置也是個問題;春節假期延長,企業複產複工遙遙無期,她要傾聽個體經營戶的心聲,還要聯係停擺的企業,身處在風暴中央,他們預期的曙光何時來臨……
水壺燒開,自動跳閘,她伸手去夠,眼前卻突然一黑。她甩甩頭,想借此清醒,不料耳邊嗡嗡一片,整個人不受控製地倒了下去……
。
於燕感覺自己在一條船上顛簸,艱難睜眼,看見熟悉的後腦勺。
“誒。”
沒反應。
“誒。”她抬起掛在他胸`前的手,拍了他兩下,“陳越。”
陳越腳步頓住,明顯一愣,而後怒聲:“大姐!我被你嚇死了!”
於燕聲音很輕:“我怎麼了?”
“怎麼了!你暈倒了!”
“放我下來。”
“我帶你去醫院。”
“放我下來。”
陳越嘴裏罵罵咧咧,到底順著她的意思。他胸`前掛著他們隨身帶的包,站定後觀察她的臉色。路燈下,她嘴唇發白,臉上還有血跡,既狼狽又可憐。
於燕摸到鼻子裏的餐巾紙,被陳越喝住:“別動,流鼻血了,還好不多。”
他轉身:“社區醫院離這裏不遠,去看看到底要不要緊。”
於燕沒有拒絕,被他扶著到了門口,值班的保安正在打盹,醒了再給他們測體溫:“口罩戴好,急診往前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