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
再沒有比這更大的願景了。那些回憶在腦海中重現,於燕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呀,忘了跟你說,我知道這隻小猴子的故事。”
“是嗎?”
“嗯,我爺爺說過,電視裏放過,書上也寫過。”
蔣攸寧也笑,發了個抓耳撓腮的表情:“那你還要不要聽?”
“要。”她回答,“可能等你說到小猴子打妖怪時,我的病就好了。”
“也可能更早。”
“嗯。”於燕提起,“今天有病人出院了,年齡最大的是五十一歲,隻住了六天。”
“那她肯定很聽話。”
“我要向她學習。當然了,我隻是睡覺比較麻煩,吃飯吃藥我都很聽話。”她頓了頓,“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我以前很希望能夢見我媽媽,但昨天夢見她,我卻嚇醒了……白天也是。”
蔣攸寧知道她在害怕,而恐懼對恢複毫無用處。
他的指尖停留在鍵盤上,半晌,他說:“今年清明,我們一起去見見她吧。”
清明?
於燕心頭一暖,卻又懷疑:“那時……疫情能結束嗎?”
“希望能。不論如何,我們結婚前,總要跟他們知會一聲。”
於燕在心裏重重點頭:“他們肯定會同意的。”
“當然。”
於燕終於發了個開心的表情包。
她相信她一定會好起來。
她開始期待那一天了。
第72章 摯愛
因為蔣攸寧持續而溫和的寬慰,於燕的心從虛懸無助到慢慢往下落,她試著讓自己冷靜、平和,逃離自怨自艾。所有人都在咬牙堅持,她不能拖後腿,也不能再去加重其他人的負擔。
李望榮為了她專心養病,打算把她手上的工作全部轉出。她不同意。她隻是出行不便,腦子還能動,何況醫院裏的病人和她一樣,都是輕症,都是暫住,沒有誰願意和原來的生活脫軌。
“那我不給你安排硬性任務,你就當出差,行嗎?”
“行,我還能把它當成一次臥底行動,摸清敵人狀況,爭取早日歸隊。”
李望榮被她逗笑:“有這種誌氣我就放心了,敵人鬥不過你的。”
他這樣說,於燕便沒了工作上的憂慮。她時而參與同事群裏的討論,時而觀察病區裏發生的一切。她有電腦,有紙筆,每天記錄些瑣碎,再去找串聯的邏輯。她一麵有記者客觀而審視的眼光,一麵又是病人,能得到更主觀也更細膩的感受。
這裏每天都在變化。輪值的醫護,調整的夥食,還有新收和新治愈的病人。昨天又有一批患者出院,她在通道裏看著他們和醫護人員合影,看見鏡頭和鮮花,自己的疲憊感也在減輕。
她不再反複發燒。護士允許她適當走動,也鼓勵她學會放鬆。因為經常見她不是在打字就是在本子上寫東西,提醒說:“那邊新開了讀書角,還有桌椅,你可以去轉轉。”
果然,那裏擺了書架,有借閱登記處,也有臨時閱覽區。她去架子上拿了本風相的一月刊,翻了翻放回,又拿了本同行的,見桌邊坐著的有老人,也有考研的學生,還有兩個小姑娘在折千紙鶴,折好了就用繩子串好掛在書架旁邊。
色彩讓人愉悅。她看著那一串串五彩斑斕,心間像化開一顆顆糖果。
疫情在肆虐,治愈的力量在傳遞。
生活會暫停,對生活的熱忱卻會一直存續。
原因無他,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希望。
。
又到飯點,護工開始分發打包好的餐盒。於燕之前是為了填飽肚子,現在胃口恢複,真正把它當成美食在品嚐。她吃得津津有味,惹得旁邊的阿姨又看不順眼:“你怎麼這麼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