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1 / 1)

心◣

蔣攸寧撥弄她還未幹透的發梢,聽她講她和胡惠的以前,胡惠的婚姻,以及方成彬:“他真的很聰明。他在風相待不下去,就主動請辭,免去了公司的違約金,也換取了幾個月的緩衝期。他沒跟羅方明撕破臉,婚外情的風波也過去了,接下來還打算做自媒體,以他的嗅覺、經驗和在圈內的影響力,他的起點會比很多人高。”

蔣攸寧聽出她的不服氣,本以為她要開罵,她卻問:“私德有虧並不會影響他的成功,對嗎?他離開既是迫於壓力,也是因為另有打算,如果他臉皮厚硬要留,風相也不會解聘他。”

蔣攸寧想了想:“他失去了完整的家庭,這是最大的代價。但他不是公眾人物,道德批判和給公司造成的損失畢竟有限。”

於燕看著他的眼睛:“那……醫院裏也有這種事嗎?”

當然有。醫生和醫生,醫生和護士,已婚未婚的八卦他也有所耳聞。於燕看他的神情就明白了答案:“你是不是也覺得,私德和醫術無關?”

“在某種程度上,是的。”畢竟病人不可能根據道德來選醫生,“如果道德能解決問題,那社會充斥的是道德而不是生產力的競賽,何況道德本身也是意識形態,它會變化、發展,不是絕對的。”

“這話聽著是在為沒有道德的人開脫。”

“沒有,我隻是覺得道德是高於法律的東西,而每個人的道德感,對別人的判斷標準又不像法律那樣統一,所以它更複雜。”他伸手摸她因生氣而微微皺起的眉心,“我不認為道德汙點可以抹殺一個人在其他領域的成績,但如果他給別人造成了傷害,那他理應受到譴責和懲罰。”

“所以它還是具有約束力的。”

“當然有,隻是約束的力度因人而異。”他想鼓勵她,“道是普世的道義,德是個人的操行,兩者契合,我們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背信棄義的人終究是少數。”

“所以社會才需要正確的道德導向,我們也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感,才能問心無愧地去評價別人。”

“對。”

她看著他的眼睛,裏麵有通透、堅定和小小的期許,她對著他笑,隨即軟軟地靠在他身上:“我要跟你坦白一件事。”

“你說。”

“你還記得我的那個助理嗎?”

蔣攸寧回憶,他隻和她見過一麵,模樣忘了,隻記得她在陪著采訪時安靜地坐在旁邊。

於燕告訴他童珊和方成彬的關係:“她也做錯了事,但我對她除了有對方成彬一樣的失望和氣憤,還有心疼。我看到她那麼痛苦,甚至想讓她去打胎,想說我會陪著你……我的道德感在她這裏失效了。”

蔣攸寧卻問:“那你後來說了嗎?”

“沒有,我覺得我沒權利去決定一個新生命的去留。”

蔣攸寧想,這是她在這段關係裏保留的分寸:“於燕,我們不是聖人。”

“我知道。我也這樣寬慰自己,所以我發現兩邊都幫不上忙後,就不再摻和。可是幾天前,我收到了童珊的回郵。”

她先是祝賀了她的升職,再解釋說當初不理她是一是不敢麵對,二是為了不把她牽扯進這種醃臢事:“可我作為直屬上司,怎麼置身事外?”

“那她有跟你說她的近況嗎?”

“有,她父母讓她做了手術,也幫她在老家找了份工作,她接受了前男友的求婚,但男方父母卻沒同意……”

她語調憂傷:“我以為我會有很多感慨,可是我看著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