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3 / 3)

而陶夫人聽到林慕的言論,看向林慕的眼神仿佛要噴出火,若非在公堂,怕是要上去撕打一番。

林慕對陶夫人的視線視若無睹,陶東如此品性,可見家中長輩也不是什麼良德之輩,這樣的人,他又何必理會。

第111章 陶家境遇

“王大財,你說。”

縣令大人顯然也看多了陶夫人這樣死纏爛打的婦人,若靠著一張喊冤的嘴就有理,哪裏還要公堂。▒思▒兔▒在▒線▒閱▒讀▒

這王大財雖是個混人,也總是屢教不敢,但他對縣衙一直都是懼怕的。尤其是縣衙的大牢裏有一個凶神惡煞的犯人,他進去一次,就要被揍一次。想到此,他便覺得一陣陣的皮痛肉痛,又想狠狠地扇自己一個耳刮子。

“回大人,辰時三刻左右,陶家小廝來尋草民,說有個好差事給草民去辦,隻需去東來食鋪煽風點火,引導言論,事成之後,便給草民二十兩白銀。草民一時經不住誘惑,才做了糊塗事,草民知罪了。”

王大財一邊認罪一邊將頭磕的砰砰作響,想以此獲得輕判。

“你說的小廝可是眼前跪著的人?”

“回大人,就是此人,他給草民的二十兩銀子還在的。”

王大財說完就從懷中摸出一包用絲帕包裝好的東西,身旁的衙役將東西遞給了堂上的縣令大人。

瞧見王大財的做派,陶東差點一口氣沒上來,隨後便是心中擋不住的擔憂,仿佛已經從王大財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下場,頓時又是一陣心驚。

而方才還口口聲聲喊冤的陶母見到那方絲帕,驚得癱倒在地,腦中一遍遍閃過完了的念頭。

當初為了顯做派,她便要求陶家的絲帕上都繡一個陶字,她又看了一眼心虛驚懼的兒子,突然湧起一股恨鐵不成鋼的氣憤,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形容此刻的心境。

看似低著頭一言不發的陶姨娘瞥見陶家母子的樣子,嘴邊揚起一抹譏笑,即便下地獄,她也絕不自己上路。

“陶東,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人證物證俱在,你還不認罪嗎?”

縣令的語氣音量和方才並無不同,可陶東卻隻覺得這一聲聲都是他的催命符,讓他處在懸崖邊緣,進退兩難。

“陶東,回話。”

這一聲已然帶上了兩分怒氣,愣神思索中的陶東被嚇了一跳,下意識道:“認罪、認罪,我認罪。”

隨著陶東這一聲認罪,陶夫人仿佛被抽掉了所有的力氣,竟是直挺挺暈倒在公堂。

跟在陶夫人身邊的侍女見狀驚叫出聲,惹得縣令重重拍了一下驚堂木,又命人將陶夫人帶下去。陶東見狀,更是抖得跟篩子似的,恨不得自己也跟著暈過去。

“陶東,本官再問你,此事,你家人可參與其中?”

“回大人,家父並不在家中,家母對此事亦是不知情,都是我一個人的主意。”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陶東自知無從抵賴,隻能保證不讓陶家牽涉其中,否則,陶家就徹底完了。

縣令見幾人都認了罪,又拍了驚堂木一下,整個公堂一下安靜又肅穆。

“今陶琴毒害王家幼子一案,證據確鑿,按大瑜朝律法,陶琴淪為奴籍,杖三十,三日後流放寧遠。陶東功名加身,卻知情不報,更買通人犯王大財散播謠言,德行有虧。隧罷其功名,終身不得再考,杖二十,監禁一月,罰銀百兩。王大財、劉德、喜繡,杖二十,監禁一月,退堂。”

“大人且慢。”

縣令大人還未起身離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