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別人怎麼指指點點,錢婆子固執地養著那四個小東西。

不僅如此,也不知她哪裏來的心勁,真就按照呼雲山說的,上山挖豬草,洗豬籠,等到豬大些,還趕著去村子外邊的溪流裏清洗。 思 兔 網 文 檔 共 享 與 在 線 閱 讀

按照錢老爹所說——真是比伺候人都精細。

事實證明,這份精細是值得的。

小豬仔子見風長,性情也溫馴,與村裏老人口中吃人的恐怖樣子截然相反。

五個月轉眼過了,秋收結束,錢老婆子著人帶話給呼雲山,說要送豬出欄。

村裏人嘲笑錢老爹,說是怎會有人白白送錢,恰這時,一行十數人趕著寬敞的板車到了錢家。

而後計量工具,契書過印,真到白花花的銀子端出來,錢老爺蹦出來了。

可惜自稱呼雲山趙家的人並不買賬,隻認當初畫押買仔子的錢婆子。

自此錢婆子的翻身仗徹底贏了。

在家罵街五個月的錢老爺安靜如鵪鶉,再看妻子隻養幾頭豬便趕得上自家地裏五六年的收成,氣焰頓消。

自己做的選擇,又是這樣的善果,錢老婆子性子大改,腰板挺直,張羅著又收了三隻仔子。

趕在年前,還給大郎求娶一房好媳婦。

耳邊還能聽到阿娘絮叨的聲音,錢大郎為家中現狀歡喜,不時應和幾句。

也不知哪裏傳出一個勤勞致富的詞來,他覺得自己勤謹些,多為家中分擔點,他家一定能擺脫‘下峪村人窮一輩子’的命運。

終於到了渝州城,母子二人顧不上新奇城裏的好東西,打聽了商市的落處,急哄哄趕過去。

商市說大不大,隻在渝州城南,靠近城門邊圈出來的三四畝地。

起初內裏魚龍混雜,光天化日之下,偷竊搶劫屢禁不止,曾有一年還混入了大食間諜,險些算計了劍南道的得失。

官府下定決定整治,一刀切,直接禁令商市開放貿易。

今上登基,統治四海,天下海晏河清,萬國來朝,長安東西二市的繁盛之景傳到劍南後,渝州城的商市又慢慢興起。

如錢家母子這樣從村鎮趕來的人,多如牛毛。

待到日中天的時候,商市人潮終於達到鼎盛。

錢婆子摟著懷裏扁扁的布兜,看東邊胡餅稀罕,瞧西邊沸騰鍋子眼饞,一咬牙掏出五個銅板,“大郎,去買兩張裹豬肉餡的餅子來。”

錢大郎哎一聲,拿錢買餅子。

不一會兒,他從人群中擠出來,遞一張給錢婆子。另一張小心翼翼地撕下一半,而後吸溜著指頭上的肉油吃著。

“豬仔子養那麼大,娘連快皮都沒碰就讓人給拉走了。原以為不好料理,不敢浪費做了吃。原來這肉這麼好吃呀?!”

錢大郎狂點頭,表示認可。

母子二人盤算著家中養著的豬,猛一聽,不遠處像是有人兜售什麼東西,人群都往那處擁。

他二人也不能免俗,咂著牙花,到了跟前。

隻見一模樣同漢人迥異的高大漢子,手中拿著一隻氈帽,尖尖頂,淡灰色,毛料不知是什麼動物的皮毛。

隻見這人手中寒光一刀,砍在上麵,竟然未損分毫。

人群頓時嗚呼喊聲一片。

錢婆子不感興趣地收回視線,示意兒子走吧。

錢大郎意猶未盡,卻知道分寸,出了商市,隻覺那熱鬧遠了,心裏空落落的。

做娘的心思靈敏,“大郎,你且記住,咱是本分人,出了一趟門,別把家給忘在腦後。”

“兒子省得!”

“進山獵到的幾個皮子賣得不錯,該給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