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百官拜天,眾人一靜,心知:距離開宴隻剩半個時辰了。
趙玲瓏收回心思,一邊吩咐內廚將蓮花放置在掃過的清湯中燙取湯中精華。
另一邊盯著牡丹菜的內廚加快修飾牡丹的進度,見他已經在將金黃的蛋絲和橙皮絲點綴成牡丹花蕊。
海棠花酥已經整合,包成五角星狀。
剪刀鋒利,將邊緣修剪整齊,已經被教授的小工正亦步亦趨,一眼不落地跟著修剪。
每邊上下三刀,第三刀削去一小角,細頭筷子在最中間戳一個小洞,刷上蛋清液,每一層每一邊都向上彎折,壓實到最中間。
初時還小心,慢慢熟悉,落成的成品便更快了。
按照宴上名冊,一共需要做得十八份,分別送到宗室貴女的食案上。
按照內廚的慣例,需要十八個,隻要做足一倍。
......
有內侍匆匆進來,傳言馬上開宴。
眾人心中已經有了預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收尾工作。
終於,一聲拉地細長尖銳的聲音高呼‘開宴,傳菜’後,趙玲瓏,將兩道亮山門的菜蓋上金黃蓋子,送出禦膳堂。
內侍知道輕重,一路上小心翼翼,很快送到聖上與後妃的食案。
早前接人的內侍笑著上前,“聖上、貴妃娘娘,這兩道菜乃是民間獻菜。早前聽聞此人廚藝了得,在渝州曾和昔年千秋宮的楊大家比賽。今次所獻,不若您給評個高低。”
昔年千秋宮的楊大家?
楊妃在時,曾請他賜名的那個禦廚?他記得得了賜名的那一道菜便是川菜,叫做...沙翁醉月。
玄皇眯著眼沉入回憶。
過半晌,輕點頭,示意內侍揭蓋子吧。
金黃蓋子,一起,萬眾矚目下,隻見白瓷盤正中,一形似蓮花花苞的淡黃...菜芯,是,菜芯,沒看錯。
鬧了這許久,就一顆菜芯。
群臣還是後妃,就連聖人都不由失望幾分。
卻見內侍向後讓出一人,有禦膳堂衣飾的人提著一黃銅細長口的爐子,而後一股清澈如水的水流注入菜芯頭。
尚未看清有什麼奇景,附近幾人就被撲鼻而來的濃香誘地泌出涎水。
隻有坐在食案前的皇帝最直觀地看到那一朵蓮花徐徐綻開的場景,一時新奇地屏住呼吸,隻要整朵完全綻放。
另一側的貴妃食案前,內侍亦是揭開蓋子。
隻見青玉富貴連理枝紋樣的敞口甕盤正中,是一朵嬌豔欲滴,花中之王的牡丹。
貴妃眼神一動,不知想到什麼,最先打破沉靜。
“許久不曾看上新奇,今日聖上的‘盛蓮’、本宮的‘花香’,正是合了乞巧節的寓意。”
群臣跪倒,再呼佳節大喜。
有內臣上前,回稟——將蓮花花苞比作此時的大唐皇室,而那一壺香湯正是大唐四境軍民之力。
舉國崇敬守護,必能庇佑大唐再回往日輝煌。
吉祥話一大籮筐,玄宗終於嗬然笑顏。
如此這宴便是好宴,緊接著端上各宮妃、貴女食案的便是已經炸製成熟,剛出鍋的‘七夕海棠嶂’。
玄宗拈起一枚嚐了嚐,又放在眼下細看,“海棠內名喚相思,此一海棠嶂入口甜蜜,送予女眷,盼其尋得知心人,餘生甜甜蜜蜜。”
各府女眷起身謝恩。
唯獨玄皇將手中半枚海棠放在一側,像是在留給什麼人一般。
/
獻菜已經完畢,不曾聽聞召喚,趙玲瓏辭別並肩一日的內廚們,再次坐上小轎。
還是早上的宮門,她才下轎,便見燈火闌珊處,崔昫含情看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