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起來,起來,起來。”老人家當下也落下淚來,過來親自摻起了周安。對這位小叔,他還是有些印象的。當年,因為劉貴妃,不得不遠走他鄉,從此音信全無,此生再也未得相見。說來這也是家中祖父母大伯父親心中的傷痛了。“這些年來,家裏一直沒有小叔的消息,後來祖父母臨死的時候,都在念叨著他們的小兒子。”
堂叔祖說起這個,也抹起眼睛來。他長大後,被家中長輩告知了小叔離家的真正原因,也是唏噓不已。那是他嫡嫡親的小叔!如今,小叔的後代能有消息,他還是很高興的。“曾祖他老人家也無時不刻地思念家中的親人,當年他得了一位親戚相助,去了西北,在那兒安了家,…………後來,孝宗駕崩後,有想過回來的,可後來一打聽,說是奪嫡那會兒…………死了好幾個皇子,好多人家都被抄家了……………他也怕回來後給家裏惹麻煩,到時候被政敵利用,畢竟,他的海捕公文還沒撤呢。”
當年景安侯府在奪嫡中是保持了中立的,妥妥的保皇派。當時侯府當家主母就是公主,這位公主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對皇位又沒有興趣,周家犯不上拚這個從龍之功。話又說回來,你保持中立,在新皇麵前,也就沒有人家那些有從龍之功的受信任。同時,好多皇子都沒了,你家裏這個還活得好好的,反正吧,難免有些尷尬。名義上,用當時的景安侯的話說,是周蒼輝調♪戲了景安侯府老夫人身前的丫環,可事實上怎麼樣,京城的官員都心知肚明。可就算是心知肚明,並不代表大家可以宣之於眾。除非是想和景安侯府公然撕破臉。可同樣的,在朝廷的公文裏,周蒼輝倒底也是個殺人逃犯。如果有人把他抓住,送到監獄,照樣得判死刑。要是暗中把人抓住,嚴刑拷打,弄個屈打成招,讓他咬景安侯爺一個欺君之罪,也不是不可能的。誰敢說自己在三木之下,就一定能堅強不屈呢?
說白了,政敵用陽謀,就可以置景安侯府於危險之地。所以,太爺爺也就沒回來,也沒聯係家族。畢竟,隻要能通過家族找到他,就有把景安侯府推向深淵的機會。“唉!造化弄人啊。可惡的劉家!好在老天有眼,劉家到底是遭了報應,你知道吧,仁宗即位後,沒多久,他們家就被抄家流放了。”
想起祖父母和大伯父親那些年留的眼淚,老爺子更覺劉家可恨,竟然生生讓他們周家骨肉分離!
周安拿出了他太爺爺留下的玉佩和信件給這位叔祖看了。玉佩是當年太爺爺離家時佩戴的貼身之物。信件上則寫滿了對家人的思念,為不能承歡父母膝下傷心,難過,懷念起小時候和兄長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