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楊家河大隊每家都算上,總共才五台縫紉機。”二賴子伸出一個巴掌,有點太少了吧?

“前期,攤子不可能鋪得太大,用不了太多。五台就夠了。先把攤子立起來,等拿到了訂單,再慢慢增加就是了。前期就按五台縫紉機算,就生產這個部門,怎麼著也能有十來個崗位吧,有裁衣服的,有踩縫紉機的。等以後業務量大了,還可以慢慢地加人,這對咱楊家河大隊的社員同誌們,特別是女社員們,也是一個機會。”

“錢這塊兒呢?”二賴子又問道。“我想著,從知青裏先問問,大家湊一湊,一人先湊一塊兩塊的,別多了,給村裏人甩出名額來。然後再問問村裏的,最好家家能入一塊錢的,一塊錢傷不了筋動不了骨,就是真賠了,大家傷心一陣也就過去了,要是村裏人不同意,就知青這邊湊些錢,前期啟動資金勉強也夠了。”

“你找的把式是楊立民吧?”二賴子轉了轉眼珠子,道。周安點點頭。二賴子當時能說動張社長,顯見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也不知道二賴子怎麼跟楊大隊長說的,最後楊大隊長不但同意了。還主動從大隊部騰出一間屋子給他們當車間用。周安先是跟知青們開了個會,在楊大隊長和大隊部支持下,他準備辦個楊家河大隊部直屬的製衣廠,問大家有沒有要入股的。也不用多,五毛錢一塊的他這裏也收,到時候他還準備去村裏再問問呐。知青們一聽要開廠子,連忙問,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有啊,怎麼沒有。比如,誰能聯係到合適的布料的,就負責采購。當然,前提條件是,你采購來的東西價格總不能比別家的成家廠拿的價格高,還有質量得保證。”

當下有個女知青站了出來,說他家就是本市的,他爸就是市棉紡二的一個車間主任,要是她當采購,保證布料又便宜質量又好。周安當下拍板,以後製衣廠的采購工作就是她的了。~

第59章 被迫下鄉的知青(十八)

聽周安說完, 大家當下都懵了。本來以為周安會說,他這邊原則上沒問題,但得需要大隊長批準一下什麼的。沒想到人家周安直接就拍了板了。其實,從周安的角度來說, 本來他都做好了要親自去和紡織廠談判的準備了, 既然天上掉下個韓雲雲, 當然是要趕緊定下了。從韓雲雲的年紀判斷, 她爸最少也得有四十了。這年頭可不是後世, 一個人的工作可以來回換,頻繁流動, 這年月講究的是一份工作幹到老, 到時候還可以傳給兒子,傳給孫子。她爸能做到車間主任, 想必在廠裏年頭也不短了,根基肯定是有的。如果他想讓女兒的日子過得舒服一點,肯定要對他們廠多費心多照顧的。有了韓爸爸這麼一個直插紡織廠心髒的內應, 以後無論是布料價格還是供貨速度,都不用太擔心了。這製衣廠, 製衣廠,首先布料的成本不能太高, 不然,布料成本一高, 成衣的價格必然上漲。到市場上哪有競爭力?

楊大隊長隻要不傻, 就能想通這點。楊家河大隊下屬製衣廠新上任的采購韓雲雲同誌, 聽到周安的話也是一楞,這任命好快哦。不過也就是那麼一秒鍾後,她馬上就反應過來, 攥著拳頭道,“謝謝周廠長。我一定努力工作,為咱們廠裏買到便宜的布。”

趕緊先把職位認領了再說,把這事兒砸瓷實了。既然是周安籌劃建廠,她叫聲周廠長總是沒錯的。就是叫錯了也沒關係,恭維的話誰不愛聽呢。采購應該算是工廠裏比較輕鬆的工作之一了,大家見這個職位人選定了下來,都眼熱不已,羨慕地望了望韓雲雲,紛紛衝著周安自薦起來。“周廠長,你看我管財務怎麼樣?我算術可好了,我爸就是在他們廠裏當會計的,家學淵源,這些東西我也會。”一個叫袁亮的男知青臉上笑得別提多燦爛了。裁衣服啥的他是不會,但是他也有家傳手藝啊。現在可不是謙虛的時候,他得趕緊的爭取,再矜持一會,好職位可能就要被搶光了。“周廠長,看我怎麼樣?我要是管後勤的話,保準給你弄得妥妥貼貼的。”另一個男知青劉宏進趕緊跟上。“周廠長,咱們可都是知青,這招工名額,是不是得照顧照顧一下我們,至少知青這邊招工名額和村裏得對半分吧?”一個叫鄭芬的女知青道。要論起做衣服,他們多多少少地都會點,畢竟都下了鄉了,有些東西,不學的話,日子沒法過啊,但是要和村裏的婦女們比起來,憑她們的水平,想出頭也難。那些人平時都是負責一大家子的衣服的,經驗這塊兒就比她們豐富得多。“是啊,是啊。”大家紛紛點頭,表示附和。這個說得太對了。於是,期待地把目光轉向周安。“這個製衣廠,首先是招裁縫,得有老把式盯著,負責設計還有品質管理這塊。這個人選已經定了,名字你們應該也聽說過,就是楊立民楊大伯。他年輕的時候,在上海成衣鋪子裏做過學徒。手藝不錯。我身上穿的這身,你們也知道,就是他給做的。大家見了都說好。這次招工呢,主要就是負責裁剪的,還有縫紉工,包括整燙的,這些對手藝要求高點,到時候直接麵試,全大隊的,不管男女,都可以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