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再也沒有回來。
--------------------
寶們,寧市在國內,是楊恪鬱知年上高中的地方;赫市在國外,是他們上大學和後來定居的地方
第4章 四(2009)
一切皆始於鬱知年十四歲的暑假。初二升初三的熱夏,七月下旬。
班主任打來楊忠贇獎學金獲獎通知電話時,鬱知年正坐在餐桌旁邊,輔導小學六年級的表妹做數學暑假作業。
電話鈴毫無預兆地響了,小姨丟下織了一半的毛衣,急匆匆跑去房裏接,而後從臥室走出來,告訴鬱知年:“你拿了一個什麼獎學金。說隻要分數達標,每學期能拿兩萬塊錢的生活費,過幾天還能去寧市玩一趟。”
第二天,鬱知年去校長辦公室拿了這筆從未聽說過的特需獎學金,回家把裝獎學金的信封交給了小姨。
鬱知年的小姨和他母親的關係並不很親密,她在一家小工廠裏做會計,工資不高,很早與姨夫離了婚,和表妹兩人相依為命。
半年前,鬱知年的父母相繼去世後,她不忍他住去條件糟糕的福利院,把他接到了家裏。
早先為了給爺爺治病,鬱知年父母把房子賣了,積蓄也早已所剩無幾,後來他們一個車禍,一個癌症晚期,查出來沒多久就走了,幾乎什麼都沒能給他留下。他清楚自己住到小姨家,對小姨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平時在家承擔了大多數家務,給表妹補習功課,也總想為她減輕些經濟負擔。
小姨看著鬱知年的手,麵露猶豫之色,鬱知年又往她那邊遞了遞,解釋說自己平時不花錢,這錢可以給家裏買菜用,她最終還是收下了。
過了一周,鬱知年和項目組給他安排的領隊老師一起,坐了五小時高鐵來到寧市,先趕到寧大圖書館的頂樓報告廳,參加遊學營的開營儀式。
遊學營共有八十多名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皆由楊忠贇資助,大多為高中學生,與鬱知年一般年紀的寥寥無幾。
鬱知年詢問坐在他身旁的高中生,得知他們獲獎和入營前,都曾在學校經過申請和層層考核。
“遊學是從拿了獎學金的人裏選拔的。獎學金好拿遊學營可不好進,”聽鬱知年說完自己的經曆,高中生露出疑惑的表情,“我們市拿獎學金的四十個學生裏,隻選拔了一個。難道你們初中生不一樣嗎?”
鬱知年沒有答案,心中更多忐忑。
他的成績確實不錯,是上學期期末縣級市初中的市統考第一名。但拿到獎學金,班主任和他一起從校長辦公室出來時,也有些疑惑地和他提過,說自己問了在省重點教書的同學,得知這份獎學金對學生的要求不低,而鬱知年的成績,放到省裏不算太優秀,家庭狀況也夠不上最貧困的那類。
不知為什麼,偏偏是鬱知年獲得了獎學金評審組的青睞。
下午一點,開營儀式開始了,主持人宣讀了開營流程,邀請獎學金提供者,仲欽集團的楊忠贇楊董事長上來講話。
楊忠贇穿著一身西裝,身材高大,氣質溫文儒雅。
鬱知年來之前,在網上搜過楊忠贇的名字。百科上說楊忠贇今年已有七十八歲,但鬱知年覺得他本人看起來年輕許多,至多不過六十出頭。
楊忠贇自述出生貧苦,命途多舛,多虧時時能遇見出手幫他的善人,才一路化險為夷,念完博士生。
立業後,自己有了條件,他便想回饋社會,就像以前別人幫扶自己那樣,為需要幫助的學生們做一些貢獻。
楊董事長的講話不長,十分鍾就結束了。
下一位講話的是寧大的副校長。沒聽校長說多久,鬱知年的領隊老師忽然來到他身旁,俯下`身,悄聲告訴他:“知年,跟我出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