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3 / 3)

鬱知年突然想去摸自己書包內層口袋裏小姨給他放進去的兩千塊。

從記事起,鬱知年沒有過優越的物質生活,常為金錢所苦,但看到別人有,並不自卑,也不渴求。直到看到楊恪的午後,他產生了從未產生過的、飄忽不定的的欲念。

他不知其從何而起,幾乎感到恐慌。

成年後憶起這天,他好像終於明白欲望的來由。

當時十四歲那位鬱知年,在空蕩的遊泳館獲得了新鮮的經曆,開啟了新的、難以評價好壞的人生,認識了將要一起生活近十年的楊恪,但是也丟失了一部分原本的自己。

第5章 五(2019)

四月的最後一天,楊恪應邀去了某位投資人新開業的夜店。☆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他本想留在辦公室工作,但合夥人翟迪敲開他辦公室的門,半勸告半威脅地把他拉出了公司。

夜店氛圍是楊恪不太喜歡的那一種,音樂太強烈,人也太多。

他和投資人聊了一會兒,上樓去聲音小一些的二樓卡座,喝了半杯酒,看了幾次手表,正打算找借口早些離開,忽然有一位漂亮的女士坐到他身邊,問他是否是一個人。

他禮貌地和她聊了幾句,請她喝了一杯酒,但婉拒了跳舞的邀請。

女士離開後,翟迪摟著女友走過來,對女友調侃楊恪:“難得有人敢搭訕你,還不好好把握。”

楊恪喝了一口酒,沒有回應他的玩笑。

“楊恪喜歡什麼類型?”翟迪的女友很友善地問,“我看看身邊有沒有合適的。”

翟迪歎了口氣,道:“算了吧,他就——”他頓了頓,還是選擇了沒有接著往下說。

翟迪的女朋友還帶了幾個閨蜜來,幾人下舞池跳舞了。翟迪沒有去,陪楊恪坐了一會兒。

翟迪是楊恪的大學同學,和楊恪同為兄弟會成員。畢業後一起創辦公司,算得上楊恪的朋友中對他的私人生活了解最多的一位。

喝了一會兒酒,翟迪突然開口說:“前幾天李律師約我見了個麵。”

楊恪沒動,他又說:“他讓我來勸你,不要試探信托法的底線。不過我說你什麼都沒和我說過,也不知道怎麼勸。”

“我沒做什麼。”楊恪確定地告訴翟迪。

“無所謂,”翟迪聳聳肩,“你別惹來官司就好。”

“我不會。”楊恪說。

翟迪“嗯”了一聲,和楊恪碰碰杯,沉默幾秒,又按捺不住好奇似的,問:“鬱知年回國多久了?有沒有半年。”

“忘了。”楊恪簡短地說。

“他真的沒再來找過你?”翟迪又問。

楊恪看了他一眼,麵無表情地回答:“沒有。”

樓下的DJ播了一首沒那麼激烈的舞曲,四周安靜了少許。

“其實,”翟迪沉默少時,對楊恪說,“鬱知年剛走的時候,我以為他在欲擒故縱。他大學追你追得那麼緊,好不容易和你同居,突然放棄,於理不合。”

“但是他主動走了是好事,”翟迪忽而開始勸告楊恪,“千萬不要覺得婚姻不重要,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結婚還是很痛苦的。”

楊恪沒有對他的感慨發表意見,兀自喝酒。

翟迪大概在樓下就喝了不少,酒興上頭,話變得多起來。

他和楊恪追憶大學時代,例數他記得鬱知年做過的那些讓他覺得病態的事,認為楊恪沒報警,不申請禁止令,鬱知年已經應當感恩。楊恪均未作答。

又一杯酒後,翟迪話鋒一轉,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