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雖然還不是很習慣自己穿越時空來到明末的現實,但是如今的形勢就算他不習慣又能怎麼樣?除了再自殺一次看能不能再穿越回去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
何況上一輩子他獲得並不開心,從來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痛快的生活,總是有一大堆的人和物羈絆著。所以他才會在畢業之後就失業,才會因為酒後的爭執而大打出手,最後鬧出人命,迫不得已去了草原,又在草原上遇到饑餓的狼群,最後才會來到這個世界,成為將來名動天下的大漢奸!
“既然上天給了我一次完全不同軌跡的新人生,我是否應該變得和前世不太一樣?是否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出點人樣來?”
曆史不是某個英雄人物創造的,也不是某個英雄人物可以改變的。
但是他吳三桂不是英雄。
所以,他準備改變曆史。
……
等吳三桂漸漸安靜下來之後,他的腦子就開始飛速運轉起來,大量關於明末的資訊不斷的湧現出來,盡管都不成體係,但是卻讓他漸漸的對未來產生一絲期待,也多了一點信心。
盡管他對於曆史完全談不上精通,但是卻知道曆史的大致走向和影響曆史軌跡的一些關鍵人物和關鍵大事,比如崇禎、李自成,比如皇太極,比如他自己衝冠一怒獻了三海關等等。
不過,既然現在他已經成為吳三桂,那麼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吳三桂,而不至於引起別人的懷疑。
所以,他以自己傷後腦中一片混沌為理由,開始不斷地詢問管家吳福一些自己應該知道的事情。
經過管家吳福的一番解說,吳三桂終於弄清楚了自己為什麼會突然暈倒的原因。
原來,去年冬天,也就是是崇禎二年,建虜天聰三年的十月,建虜天命可汗皇太極發動了對大明帝國京城的奇襲。
敵酋皇太極親率六萬大軍,避開大明官兵苦心費力構築的寧錦防線,繞道內蒙,然後從大安口、龍井關等處突入長城,直趨京城,給大明帝國以猝不及防的打擊。
雖然後來袁崇煥取得廣渠門之戰和左安門之戰兩場勝利,迫使建虜退兵,但是更加不幸的是,大明帝國的崇禎陛下“英明”地誤中了敵酋皇太極的反間計,將袁崇煥逮捕入獄。
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是袁崇煥的部將,生怕袁崇煥那家夥會連累自己,於是驚恐萬分地攜吳襄和吳三桂父子及一萬五千遼兵自北京倉皇撤軍,急返寧遠,以圖自保。
崇禎皇帝在宮內氣得發了瘋,發誓要誅祖大壽的九族,但是最後在群臣的勸阻下,還是派出使者疾馳至山海關,攆上祖大壽,當眾宣諭朝廷慰勞之意,聲明隻逮捕袁崇煥一人,與眾將無涉。
遼兵得到朝廷寬大,人心才安定下來。
今年正月,朝廷又下令讓祖大壽與孫承宗分駐三屯營、豐潤之間,互成犄角,以堵截後建虜皇太極的歸路。
然而,建虜潛師飽颺,行動非常詭秘,大明的官軍根本捕捉不到它的任何消息。
為了摸清建虜兵的去向,祖大壽隻好常常派遣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率偵騎遠探。可是,這一次卻發生了意外情況,吳襄率三百騎兵出城偵察的時候,突然與數萬建虜兵遭遇。建虜沒有把這幾百明兵放在眼裏,實行圍而不攻的戰術,準備迫使吳襄投降。
吳襄無意投降,想通過突圍擺脫險境,但是他與部下急奔,建虜兵就急圍;緩奔就緩圍。直至近城處,吳襄仍無法擺脫建虜兵的圍困,祖大壽卻嚇得不敢出城救人。
消息傳來的之後,驍勇的吳三桂就帶著二十幾名家丁衝進數萬建虜大軍中,將吳襄的三百騎兵救了出來,他在與一名建虜軍官近身搏鬥的時候,雖然將對方殺死,但是鼻子也被對方砍傷,本來隻是皮肉之傷,但是沒想到回到家中之後,卻吐了口血昏了過去,被劉一指救醒之後卻換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