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一片混沌(2 / 2)

吳三桂皺著眉頭聽完吳福的敘述,他心中明白幸好自己是穿越到現在,如果要是穿越到解救吳襄之前的話,隻怕憑他的勇氣是救不了吳襄了。

如果這一次吳襄死了,那麼他吳三桂的前途也就差不多完了,沒有身為都指揮使的吳襄照拂,單靠他一個人從最底層去拚殺的話,估計他連原先那個時空吳三桂的高度都達不到,畢竟要混成為山海關總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不過幸運的是吳襄已經獲救了,而他自己雖然沒有繼承吳三桂的記憶,但是卻繼承了吳三桂剽悍的身體。

他稍微動了幾下:“這具身體確實不錯,就算眼下再被二十幾頭惡狼圍住,也不用擔心了。”

整理清楚最近發生的事情之後,吳三桂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袁崇煥被抓了,大概到了夏天就會被殺吧……”

對於崇禎是中了反間計才抓捕袁崇煥這樣的傳聞,吳三桂根本就不信,崇禎應該沒有那麼蠢。

在吳三桂後世的記憶中,袁崇煥也始終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曾經取得過寧錦大捷;還重創了努爾哈赤,直接導致了虜酋的死亡。也有人說他是漢奸賣國賊,私下與建虜媾和,擅殺在敵後牽製建虜的東江軍大將毛文龍,更私下放建虜入寇京師,差點使得北京城淪陷。

在吳三桂的眼裏,袁崇煥雖然不是漢奸,但卻也算不得什麼英雄,因為他這個英雄是滿清的虜酋愛新覺羅弘曆封的。

所謂的寧錦大捷,殺死建虜不過兩百,袁崇煥卻謊報說因為建虜有搶奪屍體回去火化的傳統,所以沒那麼多屍體。

至於用紅衣大炮重創努爾哈赤,那更是荒誕不羈,如果努爾哈赤真的被火炮打成重傷,是絕對不可能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繼續活那麼久的。

所以,袁崇煥該死。

當然,他該死的原因不是什麼私下與建虜媾和,更不是因為擅殺毛文龍,因為毛文龍這個人本來就很有問題,隻要是公認的明末漢奸,就或多或少能和毛文龍扯在一起,無論是老牌漢奸李永芳、劉愛塔、王子登、楊於渭,或是漢奸界的後起之秀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當然還有原本這個時空的吳三桂,他們不是毛文龍的至交,就是毛文龍的屬下。

吳三桂認為袁崇煥該死,是因為袁崇煥是一個無知且無畏的書生,頗有些當年**早期的領導人王明的風采,固執、虛榮、自以為是、大言不慚……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這種人一旦竊居高位,對於整個大明帝國的損害是極其可怕的。

*對王明可謂是仁至義盡,抱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七大上,親自提議讓王明繼續擔任中央委員。

最後王明卻叛逃到蘇聯,在蘇聯出版了《**五十年》,對*大肆攻擊,還出版了一本自命比*詩詞還要高明得多的、收有三十多首詩的《王明詩歌選》。

崇禎並沒有*的氣度,所以抓了袁崇煥,將來還會殺了袁崇煥。

……

當然,對於整個國家而言,眼下殺了袁崇煥並沒有什麼好處。至少袁崇煥在遼東時,由於他的威望很高,像祖大壽這種陳年軍痞也都還算比較聽話。一旦袁崇煥死了,關寧軍內部估計就會變成派係林立的一盤散沙。

“在混亂的關寧軍內部,依靠父親一步步往上爬的話,比以往的曆史中提前幾年爬上山海關總兵的位置問題應該不大!”吳三桂安慰自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