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乾清宮內(1 / 2)

夜色籠罩下的北京城,格外的莊嚴肅穆。

乾清宮內。

崇禎皇帝看著桌案上的奏章,心情有些憂鬱,白皙的兩頰在幾盞宮燈昏黃的燈光照射下,顯得蒼白而憔悴,眼角兩側和眼窩處越發顯得暗了。

在一旁侍候的秉筆太監王承恩看得有些心酸,皇爺十七歲登基,到現在不過才三四年的時間,可是如今的皇爺看起來哪像個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啊?

“唉!”崇禎皇帝發出一聲歎息,合上了手中的奏章。

王承恩忍不住勸道:“皇爺,您要是累了,就早點歇著吧?”

“承恩啊,朕何嚐不想歇著,可是如今這局麵,你讓朕如何能睡的安穩?”崇禎一邊說著,一邊又翻開一份奏章,他剛看了幾眼,用朱砂筆圈了一下,就丟到了王承恩的麵前。

王承恩湊過來一看,這是河南巡按吳甡的疏奏,隻見崇禎用朱砂圈著的地方寫著:開封、歸德之間,近河諸州縣,與山東、直隸接壤。原有“邪妖”借白蓮、金禪之教,煽惑村民,勾結亡命,分布號召,在在有之。近日所獲“大盜”,皆挾“妖書”,稱王號,縱橫閭左,跨州連邑,布滿三四百裏之內,聲稱紫微星失道,謀舉大事……

還沒等他看完,崇禎皇帝又丟過來一份奏章,這一份是都察院左都禦史曹於汴請求致仕的奏章。這件事的起因王承恩很清楚:前不久,吏部尚書王永光力薦高捷、史垚二人為禦史,而曹於汴知其二人不正,不預谘取,高、史二人遂日夜謀陷曹於汴。中書原抱奇趁機彈劾曹於汴與尚書孫居相等五人同為山西籍,為“西黨”。而工部主事陸澄源也彈劾曹於汴“朋奸”六罪。曹於汴無奈之下,隻好自請辭官而去。

“如今朕的天下內憂外患,中原腹地不是有流寇作亂,就是有白蓮教金禪教的妖孽作祟,境外的蒙古、建虜同樣對朕的江山虎視眈眈,偏偏朝中的這些大臣們整日蠅營狗苟,凡是能夠攻擊政敵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朕有時候真的懷疑,這些大臣真的是讀書人嗎?”

王承恩在一旁道:“皇爺想必不知道,這讀書之人一旦下作起來,卻是遠勝於鄉野之間的無賴潑皮!這無賴潑皮尚且畏懼大明律法,可是這些讀書之人卻慣於鑽大明律法的空子,所以行事反而更加的肆無忌憚,更加的凶狠!奴婢以前一直都以為儒家是很講究修身養性和道德節氣的,可是,如今在那些朝廷重臣身上卻不能看到任何的蛛絲馬跡,這幫家夥通常滿嘴都是孔孟之道,義正詞嚴,暗地裏卻是拉幫結夥,朋比為奸。”

崇禎何嚐不明白這一點,當初他是靠著文官的力量扳倒了大太監魏忠賢,可是當他真正弄明白狀況之後,朝堂已經完全被那些道貌岸然的文人集團把持,他這個皇帝的很多政令根本出不了紫禁城。當年,漕運、各地的稅監,還有織造司、市舶司這些能賺錢的衙門掌握在魏忠賢這個大太監的手中時,朝廷的國庫每年好歹還能分到一部份的收入,可是被文人掌握之後,國庫的收入反而更加縮水,這才迫使他這個皇帝不得不重新信任啟用太監。

所以,聽完王承恩的話之後,崇禎歎息道:“士大夫多營私利,熱衷於門戶之爭,廉謹者又不能籌劃一策,這滿朝文武之中,還有朕能夠信任的大臣嗎?”

說罷,他還是繼續拿起奏章,不料翻開之後,卻發現是一個天大的驚喜。喜出望外的崇禎猛地站了起來,一時竟有些暈眩,搖搖欲墜。

王承恩嚇了一跳,趕忙上前扶住道:“皇爺,您累了,依奴婢之見,還是早點……”

崇禎擺擺手,笑道:“朕不累,朕這是高興!”

“高興?”王承恩也愣了一下,自從皇爺登基以來,還從沒見過有什麼奏章能讓皇爺高興成這樣的。於是他也按捺不住好奇心,湊過去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