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威夷震遠(1 / 2)

對吳三桂的嘉獎是用六百裏加急送到大淩河堡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寧遠遊擊吳三桂忠孝無雙……斬殺建虜賊酋,救萬民於水火之中……詔令進其為征遼先鋒軍副將,加都司銜,賞銀五百兩、絹二十匹……另,此役地雷功不可沒,特加封吳三桂隨身攜帶之地雷為威夷震遠大將軍……欽此!”

太監念完聖旨之後,吳三桂不禁目瞪口呆,有些傻了,他沒想到崇禎會直接越級將他升為副將,還加了都指揮使司僉事的銜。其實吳三桂咋一聽之下有些誤會了,因為加銜授予的都司等軍銜並不與官位品級掛鉤,隻是榮譽稱號而已。但是如果是實際的都指揮使僉事銜的話就不一樣了,都指揮使僉事是正三品,而都指揮使司僉事卻是無品虛銜,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距離卻是千萬裏。

吳三桂以為自己得了一個正三品的都指揮使僉事,所以才會那麼驚訝!

但是真正讓吳三桂瞠目結舌的是,並不是自己升官,而是崇禎皇帝居然封地雷為“威夷震遠大將軍”,這未免太兒戲了?

其實,大明在與建虜作戰時,經常會戰前封大炮為平遼、靖虜大將軍,然後還會大加祭祀一番,希望這些大炮將軍能顯威破敵!

既然地雷都能要了建虜多鐸和嶽托的命,自然也可以加封為威夷震遠大將軍,自此以後吳三桂的地雷統統都可以叫大將軍雷!

這道聖旨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吳三桂的預計!因為這道聖旨的內容在崇禎皇帝的授意之下,通過塘報和邸報昭告天下。

明代兵部在各省設提塘官,專管軍事情報,又在各府縣設塘馬,擔任打探軍情和傳送軍情報告,所以關於軍情的報告就叫做塘報。而邸報則是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

所以,在吳三桂接到聖旨的那一刻起,整個大明官場,從京城到地方,不曉得吳三桂的大名和這個威夷震遠大將軍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送走了前來頒發聖旨的太監之後沒多久,孫定遼等身在大淩河堡的明軍將領就紛紛前來祝賀。

這讓吳三桂很是納悶,也不知道這些家夥的消息為什麼這麼靈通?同時他也產生了一絲警覺,幸虧眼前這些還是同僚不是敵人,否則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敵人看在眼裏,而自己卻對敵人懵然無知,這很有可能會給他帶來致命的打擊。

“恭喜賢侄升為副將!”孫定遼一馬當先,身後跟著四個彪悍的武將,這些武將看起來倒像是來討債的,而不是來祝賀的。

孫定遼哈哈一笑道:“賢侄數月前才剛剛升為遊擊,如今不過才半年多的時間,就一路升為副將,加都司銜,已經比我這把老骨頭還要威風了,假以時日,開軍鎮、設幕府也不在話下,真可謂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吳三桂忙就他和眾位將領坐下,口中謙虛道:“哪裏,叔父大人過獎了!小侄隻是憑著一股血勇之氣,加上運氣比較好,才意外得此大功!就這樣三桂都無法報答聖上的隆恩了!又豈敢再有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