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9章 茂山鐵礦(1 / 2)

(感謝讀者永遠的刹那大人的鼓勵,感謝老兒郎的熱情,我會繼續努力的)

崇禎四年,六月十一日,大明崇禎皇帝冊封朝鮮王次子李淏為朝鮮國王,並授予吳三桂在朝鮮事務上的臨機專斷之權,不過受到皇太極派往大明京師的奸細散布謠言的影響,崇禎皇帝派遣了一位監軍太監盧九同前往協辦朝鮮事務。

六月十九日,李淏在位於漢江下遊的江華島登基,稱朝鮮國王,李淏為死去的李倧上尊號為仁祖。

與此同時,索尼和鼇拜在平壤府邸扶持光海君李琿登上朝鮮國王的位置,成為建虜的傀儡。光海君李琿雖然退位多年,但是還是有很多不滿李倧的朝鮮貴族支持他,所以他這個傀儡倒也頗有號召力。

隻不過,在阿巴泰撤回連山關之後,留駐在閭延郡四周山野之中的吳老四和吳十八得到了喘息之機,他們進入了位於大同江上遊的妙香山地區,展開遊擊活動。妙香山距離平壤府不過一天的路程,而且隨時可以借助大同江襲擾駐紮在平壤附近的建虜。

這樣一來,這一支不過千餘人的破虜軍頓時讓平壤附近的建虜駐軍十分頭痛,鼇拜幾次派大軍圍剿,空費了許多人力,卻沒有任何結果。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支破虜軍的存在極大的鼓舞了朝鮮的百姓,這些百姓們在建虜的橫征暴斂和肆意收刮之下,紛紛帶著妻女老小和糧食牲畜逃進深山,想要尋找破虜軍。

吳老四很想接收這些朝鮮百姓,但是卻又擔心會因為接納這些百姓而暴露的破虜軍,最後他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從破虜軍中選出二十人,以這二十人為骨架,另立一軍,名為野豬營(好名字都被用光了,吳老四文化水平有限),專門負責訓練逃進山的朝鮮百姓。

一個月之後,三千朝鮮農民軍組成的野豬營和鼇拜手下的鑲黃旗一千八百人在平壤府東北的鹹興和永興之間展開激戰,結果野豬營的三千朝鮮農民軍和鑲黃旗一千八百多建虜同歸於盡。

這一消息傳出之後,整個朝鮮都轟動了,這大概算的上是丁卯虜亂之後,朝鮮對建虜取得的最佳戰績。因為參加這次戰鬥的除了二十名破虜軍低級軍官之外,全部都是朝鮮的普通農民,他們經受的軍事訓練不過一個月而已。

遠在江華島的朝鮮國王李淏親自為這三千農民撰寫悼文,並追封犧牲的二十名破虜軍戰士為神,史稱“辛未二十天兵”。

從此之後,朝鮮境內烽煙再起,妙香山、金剛山、智巽山……各地朝鮮百姓紛紛起義,打擊駐紮在朝鮮各地的建虜。而相應的,在建虜扶持下的傀儡李琿的勢力受到極大的衝擊,大部分的牆頭草開始進入觀望狀態。

破虜軍立即乘熱打鐵發表公告,聲稱將以最快的速度重建野豬營,並願意幫助朝鮮各地義軍訓練骨幹。於是各地義軍紛紛派出人手進入妙香山,參加破虜軍的新軍訓練營。

留駐朝鮮的豪格和鼇拜忙的焦頭爛額,手中的兵力日漸縮水,幾乎每個月都要損失上千建虜士兵。暴躁的豪格大怒之下,率領大軍在距離江華島最近的黃海道展開了大肆屠殺平民的行動,一月之間,黃海道十幾萬朝鮮百姓被殘酷屠殺,屍橫遍野,在八月的驕陽照射之下,整個黃海道境內各地都散發出陣陣惡臭,腐爛的屍體中流出的屍水毒死了黃海道境內所有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