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漫長的。

皇帝雙目緊閉,臉上毫無血色。

羅皇後看在眼中,擔憂更重。

半個時辰後,出現的並不是秦太尉,而是太子姬暄。

皇帝勉強睜開眼睛。看見侄子,他微微一怔。

“秦太尉有要務在身,恐不能見駕,還請皇叔寬恕。”太子客氣有禮。

侄子態度輕描淡寫,姬河心內卻波瀾迭起。

皇帝召見,卻不見秦太尉身影。要麼是被太子控製,要麼是投靠了太子。

不管是哪種情況,都夠讓皇帝驚怒不已了。

“你,你——”皇帝重重咳嗽。

太子上前一步:“皇叔想說什麼?侄兒在這兒呢。”

“你,秦太尉……”

“哦,原來皇叔是問這個。”太子恍然大悟,語氣誠懇,“本不想告訴皇叔,讓您擔憂。既然您問起……唉,侄兒查到一樁舊事。去年四月,侄兒曾遭遇行刺,這件事似乎和秦太尉有些關係。所以就將他暫時關押,配合調查。”

聽到“去年四月”、“遭遇行刺”,皇帝姬河瞳孔驀的一縮。

去年四月那場行刺,和秦太尉有什麼關係?那是他親自授意的。

當時,宮中一個妃嬪疑似有孕,脈象頗似喜脈。

姬河一時興起,動了殺心。

但侄子身邊高手如雲,那次行刺,並未傷其性命。

他還沒來得及遺憾,就得知所謂的喜脈是誤診。

時間過去許久,那件事幾乎無人再提。

畢竟太子身為儲君,遇刺也不止那一次。

五月份不也遇刺還被後來的太子妃給救了嗎?

姬暄這個時候提起,究竟是何意,皇帝也能猜出來。

分明就是借此機會清除皇帝的勢力,排除異己。

“你——”皇帝又急又怒,起身欲打侄子。

然而他剛直起身,就頓覺頭腦沉重,身子發軟。

眼前一黑,再無知覺。

……

皇帝中風了。

幸有太醫在側,診治及時,性命並無大礙。

“……隻是,皇上身體右側自手臂以下,難再活動自如。”太醫擦拭著額頭的汗,戰戰兢兢回稟,“且會口齒不清。”

羅皇後聞言暗自垂淚。

皇帝口不能言,體不能動,心裏怎會好受?不過中風後能保住性命,已經很幸運了。

第34章 登基

◎登基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

皇帝因中風不能理政, 朝堂大事自然由太子負責。

太子今年十八歲,這些年來參與朝堂事務並不算多。但他甫一接手,就展現出驚人的天賦。

不像是剛剛接觸, 倒像是浸淫朝堂多年, 果敢老辣, 無人敢小覷。

朝臣有私下議論,誇其頗有高祖遺風。

皇帝姬河暈厥之後醒來,發現自己右半邊身子沒了知覺,難以活動。

他大驚失色, 開口便要喚太醫。

然而張嘴之後, 姬河更加驚異。

發音困難,吐字不清。

先前他一直身體康健, 驟然變成這個樣子,一時之間,又怎能接受?

姬河胸中怒火翻騰, 並不能忍受這樣的自己。

他左臂用力擊打著身上的錦被。

一旁近身伺候的太監匆忙上前:“皇上醒了?”

姬河想吩咐太監, 可張口之後,發出“嗬嗬”聲,好一會兒才努力問出:“朕,嗬嗬,怎麼了……”

太監不敢隱瞞,如實回答:“皇上這是中風。隻要好好靜養,還是能康複的。”

“中風”這個名詞,皇帝可不陌生。

一聽說自己竟罹患中風,他第一反應便是不信。

怎麼可能?他一向身體不差, 怎會中風?

可是他的右半邊身體確實無法自如活動, 也變得口齒不清。

姬河驚怒之餘, 又不免悲從中來。

想他辛辛苦苦,籌謀半生,一腔雄心壯誌。不但沒能留下子嗣,居然還自己中風了?

早年他也見過中風的人。

或是當場死亡,或口歪眼斜、體不能動。

即便有人僥幸能慢慢恢複一些,那也是在調養三五年之後,且並不能完全康複。

朝堂局勢瞬息萬變,哪有三五年的時間給他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