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一塊送過去。

他們一走,眾人聊開了。

當屬王秋香的聲音最大,大呼小叫,“這些城裏人怎麼啥東西都缺啊?”

小芳:“張小草缺什麼他們缺什麼。”

王秋香想到了,張小草也來村裏拿過掃帚。因為她經常私下裏給村裏的牲口看病,牲口是集體的,所以她沒給過錢。

大夥兒又覺得不值錢,以至於都沒想過小小的掃帚也能賣錢。

王秋香轉向編掃帚的那家人,“今兒賣了不少吧?”

張支書一聽話音直覺不對:“你也想編了賣?”

“我——我又不會。”

張支書:“那就是以後你找他買?”

“那哪行!”一聽要錢跟要她的命似的。

小芳:“那你問啥?羨慕人家賺錢?你家的那份高粱頭給人家,人家也沒缺你的掃帚用。再說了,你不會編,留在家裏也是燒火。以後還得拿錢去供銷社買。”

此言一出,羨慕他們的人都冷靜下來,可不就是這個理嗎。

王秋香擺手:“我就隨口一說。”

小芳心說,你說者無心,別人聽者有意。矛盾就是這麼起來的。

“我看你就是想學人家編東西賣錢。”小芳故意不屑地哼一聲,“你家胖丫要是再考上,你家可是倆大學生了。眼皮子還是這麼淺,跟他們到城裏住早晚惹出禍來。”

王秋香不禁問:“我能惹什麼禍?”

當然是禍從口出。

小芳:“城裏可不是咱們農村,家家戶戶都沾親帶故。你一句話就有可能讓人家因此恨胖丫或大胖。”

“這麼小心眼?”王秋香驚呼。

小芳無語了。

方劍平解釋:“人家又不是你家親戚,你調侃人家,人家憑什麼讓著你?”

王秋香被問住了。

張支書打圓場,“時間不早了,該做飯了,都回家吧。明兒還得去城裏賣水果。”

謝蘭忍不住問:“他們回去肯定幫咱們宣傳,明兒就不用去了吧?”

張支書搖頭:“得去。上次跟幾家說好了,咱們明兒上午過去。不能不守信。這樣,摘一半。誰要賣誰跟我去。誰想在家等著誰在家等。”

自由選擇,大家沒意見。

翌日上午,小芳沒讓張支書去。

張瞳瞳到了村裏,仿佛小獸進了山林,一天都不找爹媽。於是小芳就和方劍平一塊去。

小芳開車,方劍平和一個村民分別坐在她兩側,還有倆人坐在車裏看著水果。

車裏有很多份,每個籃子裏上麵都有一個名字,水果品相差不多,所以人不去也不用擔心賣不掉。

不論賣多少回來都平分。怕吃虧的人也可以自己選擇去供銷社門口賣。

不強製以至於沒人有意見。

然而買東西的人懷疑了,“怎麼換人了?”

小芳說:“以前來的是我爹。我放假了。”

“你是大學生吧?我們聽說過。”

小芳很意外,那群老頭老太太知道就算了,怎麼其他人也知道。

買東西的人說:“我有個鄰居經常買你們的東西。對了,昨兒還去了。還買了幾個掃把。”說著就往車上看,“怎麼沒了?”

小芳道:“不知道你們買。好的也被那些大爺大娘挑完了。編掃把的人這兩天全家都在編,下次過來再買吧。”

“不著急,可以慢慢編。”

小芳笑了:“好。來點水果?”

女人想起她出來的目的,就去挑桃子。

挑一圈都差不多,又幹脆隨便拿了。

做生意最怕無人問津。有人上來就有人敢買。

行人看到買東西的和賣東西像是認識,就大著膽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