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難道就真的這麼殘酷嗎?我堅信天地一定有公道。”萬俟風喃喃自語了一句:拍拍身上的灰塵,感到渾身有著活力四射的力氣,看著前方的路途,加緊步伐,快速的走去。
傍晚時分,他已經看到大本營的炊煙,聽的見嘈雜的士兵訓練聲。片刻就已來到皇上帳外。門外的將士一看,一驚:“這不是萬俟將軍嗎,你怎麼會在這裏?稟皇上,萬俟將軍回來了”
“什麼?宣”裏麵傳出一句冷冷的聲音:
萬俟風走進帳內,見隻有皇上和幾個宮女,別無他人。跪倒在地三叩首,高宣:“罪臣萬俟風參見皇上,請皇上降罪,臣出兵不利,已然全軍覆滅。”
“什麼,全軍覆滅,那你回來幹什麼,你不知道我軍鐵的紀律,同生共死,你竟棄數千的將士與戰亂之中而不顧,自己跑回來了,你還有臉回來。來人那,推出去砍了”。皇上以極度憤怒與生氣的語氣說道:
“皇上”萬俟風大喊:“罪臣死而無憾,但臣有一事相求,請皇上開恩”
“你還有何話可說”
“臣請求免除匪賊之首馬王一死。”
“大膽,你這大膽狂徒,我精心挑選的五千精兵被你帶的全軍覆滅,而現在竟幫匪賊說話,你這想置我朝天威與何處。”
“臣不敢,隻是臣另有隱情相告”
“有何隱情,好吧,看在你多年以來對朝廷忠心耿耿的份上,朕就再給你一次機會,若說出個所以然,還則罷了,否則滅你九族”
於是萬俟風便把這兩天來的事前前後後說了一遍,可以說是聲淚具下。
皇上一聽,若有所思:“此話當真。”
“稟皇上,臣就是有九個腦袋也不敢欺騙您啊。此事乃湯威湯莊主親口對臣所講,千真萬確。”
“好吧,朕就免你死罪,但活罪難饒,明日我大軍就挺進湯家莊,你做先鋒領路。”
“謝皇上不殺之恩,臣告退”萬俟風略帶輕鬆的退下了:
皇上左思右想,難道朕真有失明察嗎?這幾年的整動還不夠嗎?
一夜無話,第二日,大軍浩浩蕩蕩向湯家莊進發。傍晚時分,已到湯家莊,但這時的湯家莊可以說是此一時,彼一時啊,隻見火光四射,濃煙滾滾,一片狼籍,到處是燒焦的屍體。
昔日勝極一時的湯家莊此刻也如野草一樣的化為灰燼,真有過眼雲煙,曇花一現的感慨。任你生前多麼的繁盛與偉大,荒野與簡陋,在灰燼裏是一樣的,分不清誰了。然而野草經過一陣春風還會再生,可是這裏,空曠的原野上,想要再現昔日的湯家莊風彩,又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皇上在萬俟風的陪同下看著那一片魚塘,血紅的池水和漂浮的屍體,活蹦亂跳的魚兒已不知哪兒去了。二十年所構築的輝煌也因這二十年的罪惡的爆發而殆盡。生命在yu望麵前竟這麼的脆弱,不堪一擊。yu望竟這麼的強烈,人的軀體、命運有算的了什麼。
湯家莊就這樣被毀滅、消失了,或許在遼闊的西北荒蕪的地方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或許西北的荒涼也是這樣而累計的。
皇上下令,清掃湯家莊的一切,立一碑來紀念它曾有的繁華。
看到這些悲慘的局麵,皇上感到平息叛亂刻不容緩,多一分鍾,就給百姓帶來多一分的災難與傷痛。於是連夜下旨,由萬俟風帶領十萬人馬星夜趕往馬銜山,守住山口,出入者皆殺無舍,自己帶領二十萬大軍趕往玉城。
第二天下午,在玉城二十裏處安營紮寨。信鴿傳來消息,萬俟風已將馬銜山山口圍的水泄不通,插翅難飛。
探馬捎來玉城方麵的消息,現城**計十三萬人馬,外寇胡人部隊八萬和馬王手下米白帶領的快馬軍主力部隊五萬。
皇上仔細分析察看了玉城四周的山勢道路圖,見在玉城與馬銜山軍馬廠間有一村,叫田家村,是匪賊的必經之路,很是關鍵。馬上招來附近的一個村民尋問,方知這田家村是一個風景秀麗的佳地,物產豐富,且那裏的百姓很團結,常常自發組織隊伍抵抗外寇和匪賊,尤其是他們村的三位統領殺富濟貧,除暴安良,在這一帶很有名氣,雖說在這次外寇和匪賊的叛亂中損失不小,但他們誓死抵抗的英勇事跡屢傳不止。
皇上馬上下令,命大將軍易廣帶領兩萬人馬馬上趕往田家村,守住村口,再三叮囑,千萬別驚動那裏的百姓。明日一交戰,必然有匪賊等逃竄,這樣做,一來保護當地的安全免受匪賊進入村莊侵擾百姓,二來截殺大批逃亡的匪賊。
吩咐完畢,命三軍休息,明日一早攻打玉城。
天剛亮,號角聲已經響起,眾人吃飽喝足,整頓集合完畢,皇上命兵分三路;左路五萬人馬埋伏在玉城關左側,右路五萬軍埋伏在玉城關右側,中間由皇上親率八萬向叛軍叫陣。
皇上吩咐:若叛軍出城應戰,左右兩側的人馬暫且不動,待叛軍完全出城後,左側埋伏的人馬馬上殺出,截斷其退路與我中路人馬前後夾擊一舉殲滅叛黨。而右路人馬乘機攻城,給守城的叛黨來個措手不及,這樣可一舉大獲全勝。
話說三路人馬按照皇上吩咐在玉城關外部署完畢,此時皇上派人叫陣:“侵占玉城的眾叛黨聽著,今我天朝大軍降臨,爾等的死期到了,識相的趕緊放下兵器,出城投降迎接大軍,或許能保一條命,如若不然,想存僥幸心理頑固抵抗者,等我大軍一舉攻占城池,到那時,爾等隻有死路一條。”
而玉城關上,眾人正想退敵之策。米白見朝廷方麵也就有七八萬人馬前來叫戰,自負有些蠻力,於是率領他的五萬精兵出城應戰,想殺個痛快,剛一出城,忽然聽見後麵喊聲四起,尾翼竟受到襲擊,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之際,見前方的大軍正以銳不可當之勢直衝過來,這樣前後夾擊,人馬大亂。他的部隊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最近個個花天酒地的,沒經什麼訓練,一見這陣勢,已然鬥誌全無,頃刻見損失殆盡。米白眼看不好,於是率領靠前的人馬奮力向外殺去。
再說守成那邊的叛黨見米白殺出,洋洋自得的正想看場好戲。可突見人馬一出城,從後方竟殺出一支部隊,把米白的後翼隊伍衝的大亂。而此時埋伏在右路的人馬乘機攻城,給守成軍來了個措手不及,很輕易的就功上城池。正當他們迷惑不解之時,見城內已殺進一支部隊,對於這突如其來的人馬竟毫無招架之力,於是,邊戰邊退。
皇上見出城的叛軍已經基本殲滅,下令全力攻打玉城,所謂兵敗如山倒,外寇叛軍見情勢不妙,率領殘眾向西逃去,皇上命左、右、中三路人馬各五萬向西追擊敵軍三百餘裏,重傷其銳,令其元氣大傷;命令兩萬人馬留守玉城打掃戰場,安撫百姓;而他自己率領一萬人馬追擊米白及其逃亡的餘眾。
再說米白率眾殺出,整頓殘部,清點人馬見僅剩兩千餘人,直接向馬銜山逃去。
而守候在田家村村口的易廣兩萬人馬早已等待多時,果見一批叛軍逃亡而來,一聲令下,將士們,殺啊!殺啊!喊聲四起,米白的殘眾見又有埋伏,急急如漏網之魚,恢恢如喪家之犬,四處逃竄,又被隨後趕來的皇上所率的一萬人馬撞上,米白當時即被斬馬下,其他人更如驚弓之鳥,除被殺者,全部投降,無一人漏網。
這一仗,可謂大獲全盛。於是兩軍合一,準備向馬銜山山口趕去。皇上見將士們征戰半日,有些困倦,於是下令前行三裏稍做休息,而後趕往馬銜山與萬俟風會合。
這時,忽然有萬馬奔騰之聲,霎見無數戰馬如離弦之箭直飛而來,將士們還未明白過來,已被撞的人仰馬翻,頓時大亂,損失慘重,易廣見不好,趕緊保護皇上向田家村奔去。
四
原來是這樣,就在皇上的人馬攻城之際,軍馬場那邊也很著急,見官兵守主山口,不好硬衝。於是軍師古難問想出一計,誘敵深入。分三隊人馬每隊各三千人:先第一隊前去叫陣,待官兵出戰時,隻須敗不須勝,誘入山口一裏地時,迅速從左側隱蔽;等到官兵要退時,第二隊人馬緊急殺出,隻須敗不須勝,再誘敵進入一裏時,迅速從右側隱蔽;當官兵不知所措時,第三對人馬再迅速的殺出,再誘敵深入一裏時,隱蔽。此時,一隊、二對迅速的合兵一處首住出口,而埋伏在山坡上的一千人將亂石、滾木放下,將官兵打亂,再由飛馬軍一萬人以雷霆萬鈞之勢衝出,隨後是我主力大軍三萬殺來,可一舉殲滅官軍。
而萬俟風見有匪賊人馬來戰,怕中計,隻守不攻,隻見來著人馬稀少,便派大將房唯率三萬人馬殺他個片甲不留,搓搓其銳氣,叮囑再三,不可戀戰,不可深入山口。
房唯領命殺出,頃刻不見敵軍蹤影,怕中計,正想回撤,不了發現又有敵軍殺來,正如軍師古難問所料,被誘入山中,又不見了人馬,突然聽見有轟轟的巨響之聲,見滾木、亂石飛來,大軍已亂,趕緊命令回撤,已然晚已,飛馬軍一萬人已快若神速的衝出,緊其後的三萬主力,加以守在山口的人馬,房唯當場被殺,其餘人等無一人逃脫。
正當萬俟風等待之際,忽見匪賊人馬如巨浪般的撲來,已知房唯凶多吉少,幸虧他早有防備,下令,死死頂住,然而匪賊飛馬軍衝的太快,加已雙方人馬相差無幾,隻截殺到尾部兩萬餘人,馬上率領大隊人馬追趕。
而馬王見軍師計謀得逞,很是喜悅率領餘眾的三萬人馬向玉城奔去,恰好在田家村路口撞上正在休息的皇帝所率領的三萬部隊。以銳不可擋之勢直接衝殺而來,官軍一見這陣勢,已無抵抗之力,頃刻間衝的落花流水。皇上見敵軍來勢凶猛,抽出寶劍,高呼,將士們給我頂住。馬王見此人很有氣派,而且指揮有方,擒賊先擒王,他大聲喊到,兄弟們,捉住那個手持寶劍之人,我重重有賞。易廣見形勢不妙,於是保護皇上向田家莊奔去。
皇上所乘乃西域進貢的汗血寶馬,一經跑開,便如飛燕一般,頃刻將易廣、馬王等人甩的蹤跡全無。
皇上一進田家村,便放慢了腳步,見四處青山綠水,風光秀麗。征戰沙場多日,忽見此情此景,竟熱淚瑩眶,深感和平來之不易啊!外麵的世界,喊殺四起,拚的你死我活,可這裏安逸、舒適、人們在這美麗的地方像神仙一樣過的悠然自得。
懷著無限的感慨看著這些似乎已忘了身後的危險。前行裏許,見一小河,流水潺潺,清澈見地,兩岸樹木濃鬱,草肥花香。
不想汗血寶馬見此情景,不僅也嘶吼了一聲,頓時打破了這片寧靜。
忽然前麵竟響起了三聲遙相呼應的馬嘶吼聲,皇上頓是驚醒,難道此出有人,趕緊跨上馬,抽出寶劍,以防不策。
見前麵不遠處的樹林中轉出三人三騎,皇上一看,可謂英姿颯爽,又風格迥異。中間一人,白臉、白袍、白馬、白頭巾,手揮一杆銀白短槍;左邊一人,黃臉、黃袍、黃馬、黃頭巾,手揮一杆黃銅短槍;右邊一人,青臉、青袍、青馬、青頭巾,手揮一杆青銅短槍。
“咦!怪哉,難道遇到仙人了!不過這白袍之人有似曾相識之感,好像在那兒見過,但有想不起來,”皇上低估著陷入沉思中:
隻聽對方白衣男子說道:“來者何人,到我田家村有和貴幹?”
皇上仍然在沉思中,根本就沒聽到他說的。哦,對了,救萬俟風之人,皇上不答反問,“這位壯士可姓田?”用手指著白衣男子說:
“咦!”三人一驚,白衣男子說道:“不錯,在下姓田,名勝堂,不知閣下怎麼知道,難道你認識我嗎?”
“不!朕隻是聽說而已,懊,是我,是我…”
三人驚呼:“朕!”趕緊下馬,跪倒在地說:“草民田家村人士,田勝堂、申生學、黃旌旗參見皇上,不知皇上駕臨,請皇上降草民等不恭之罪”
皇上親自下馬,挽著三位,快快請起,田壯士的俠義之舉朕早就聽萬俟風將軍說過,今日一件眾位風彩,果然名不虛傳。
田勝堂說:“俠義之事本是我輩應盡的責任,那日我路過湯加莊,見裏麵一片撕殺,進去探個究竟,恰好撞上了,自當出手相救。聽說現在兩軍正在交戰,皇上竟有如此雅興到田家村來遊玩,我等禮數不周,有所怠慢,請皇上恕罪。”
哎!說來話長,於是皇上將事實情況大概描述了一番。現在被困,大軍又遠去西方追擊逃寇,而馬王的飛騎又來勢凶猛,不好對付。
“皇上不急,這田家村村口早已備好了陷馬坑、套馬索、拌馬繩,正好對付騎兵,今日可以一用。皇上請到莊裏休息,這裏交給我等處理,三弟黃旌旗保護皇上(青衣之人)。二弟緊急集合人馬,隨我應戰。”田勝堂說著上馬先往村口馳去: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隨時都會遇到屠殺與襲擊,田家村在田勝堂、申生學、黃旌旗三人的領導下,組建了一支一千人的守衛軍,忙時務農,閑了訓練,個個勇猛。又在田家村村口設了機關。在西北地區,地勢空曠,騎兵是常有的也是非常可怕與難對付的,而這裏就轉門設計了陷馬坑、套馬索、拌馬繩等常用機關。
田勝堂、申生學二人各帶五百人埋伏在村口,“先將中間的拌馬繩啟動,隻要敵人一衝進來,馬上啟動前後的陷馬坑、套馬索、敵人必然中計,然後我們從兩旁殺出,可大獲全勝”田勝堂吩咐完畢後,眾人靜靜地等著。
不一會,就見前方塵土飛揚,馬蹄飛濺,喊殺聲震天。隻見前麵一人一騎左顧右盼甚是著急直奔而來,後麵有無數的飛騎在呐喊:“捉住他有重賞”
“哎呀,不好!”田勝堂驚呼:“先前此人必是皇上的大將”
說時快,一人一騎已然到拌馬繩前,隻見田勝堂身輕如燕,又像離弦的箭,直接向那一人一騎飛去,捉住他就順勢飄落在旁,而那匹馬已然反倒在地。
緊接著,後麵的騎兵紛紛趕到,田勝堂下令,啟動機關,瞬間敵人如強勁的秋風掃中落葉一般嘩嘩隻掉,敵軍大亂,相互擠壓,踩踏,不計其數。這時,埋伏在兩旁的一千名勇士衝上前,手起刀落像砍冬瓜一樣唰唰直剁。幸存者落荒向村口瘋狂而去。被隨後趕到的萬俟風逮了個正著,這兩次兵敗的怒氣紛紛發泄在他們頭上,殺的片甲不留。
清點人馬,見和添、古難問、湯威及少數幾人逃脫,其餘眾人除降者盡皆被殺。
這個悲壯、慘烈的故事就結束了,但他留給了數百年以來人們更多的思考,該怎樣去麵對磨難,怎樣堅強,怎樣去處理大喜大落。
一個月後,聖旨到田家村,冊封田勝堂為白馬將軍、申生學為黃馬將軍、黃旌旗為青馬將軍,將整個馬銜山賜予他們並永保其安寧。
自此和添便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但是他悲壯的一生卻載入了田家村的宗譜。從此田家村翻開了它新的一頁,它肩負的使命,跌蕩的故事開始了。